产量16.6万辆,同比增长20%;年产值飙升至141.3亿元,超越合资时代的历史峰值12%;从昔日亏损转为年盈利7.66亿元,税收增幅达46%——这是长安系整车制造企业重庆铃耀2024年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2018年,长安铃木这家合资工厂转为长安全资子公司——重庆铃耀。随后多年,市场上一直有一些关于这家企业的悲观论调,甚至有人断言它将“关门大吉”。
可事实证明:这家拥有32年造车历史的汽车工厂,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在长安汽车的战略赋能与自身的浴火革新中,实现了惊艳的“涅槃重生”,驶上了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快车道。
绝境求生
UNI-Z新能源车是重庆铃耀的拳头产品。该车自2024年3月上市以来,凭借其插混、增程模式的灵活切换、L2级辅助驾驶等智能配置,在市场上持续火热,目前月销近万辆。
“几年前,如果有人说铃耀能生产这样的新能源汽车,我自己都不大相信。”企业负责整车质检的赵工有些感慨。
时间回到2018年,转为长安全资子公司后,重庆铃耀年产量一度跌破3万辆。对于一个拥有3000多名员工的企业而言,这无异于“命悬一线”。
可长安汽车没有将铃耀当成包袱,而是将其看作一块拥有几十年精益制造基因和熟练产业工人的“璞玉”。
长安决定投入1.8亿元,对铃耀进行产线全面升级,并将一款代号为B561的战略车型(即后来的欧尚Z6)交给铃耀,助其迅速拉升产能。2022年,铃耀产值恢复到123亿元,利润1.6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但长安和铃耀的目标并不是扭亏为盈,而是再创辉煌。
“作为一款较早推向市场的车型,欧尚Z6并没有使用长安最先进的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铃耀一位负责人表示,长安决定在架构和技术上对B561进行大幅升级,并切换为全新车型UNI-Z。
这是铃耀的机会,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外界有很多质疑,认为铃耀接不住这个‘烫手山芋’。”该负责人表示,因为铃耀原有的生产线是为长安铃木车型量身定做的,虽然经过了一轮升级,但仍与长安的技术平台、工艺标准、管理体系存在较大差异。
事实上,当时就连长安派驻的UNI-Z车型百人项目组内部,也有人发出疑问:“这套老铃木的班底和设备,真能扛起智能新车的大梁?”“不同的作业习惯,能达到长安严苛的质量要求吗?”
面对千钧重压,重庆铃耀立下军令状:“有要求你们尽管提,有困难我们自己克服!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绝不拖新车上市的后腿!”
长安汽车倾囊相授,带来了新的管理体系、技术标准,安排专家进行指导,帮铃耀“造血”。铃耀人则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学习长安自主技术“语言”。
焊接车间灯火通明,总装线上反复调试,办公室里方案讨论到深夜……双方团队拧成一股绳,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死磕,在无数次的碰撞与磨合中,曾经的疑虑化为了并肩作战的信任与斗志。
最终,仅仅用了一年左右,生产研发项目圆满达成,UNI-Z车型成功下线,并迅速成为市场“黑马”,月均产销过万,带动企业2024年产值利润大幅攀升,一举超越了合资时代的巅峰。
智造蝶变
如果说新车型的导入是重庆铃耀的“救命稻草”,那么,随之开展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则是一场深刻的“基因重塑”,让这家老牌工厂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4月30日,在总装车间,生产班长老张一边擦拭设备,一边指着新增的自动报警灯说:“6S管理这些老规矩我们守得牢牢的,但现在设备更聪明了。上次有个螺丝拧紧设备出了点小毛病,力矩不对,全自动监控系统比我们巡检员早15分钟发现异常,避免了一批潜在的不良品流下去,这就是给精益生产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嘛!”
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例如,过去工厂老师傅带徒弟,得手把手摸遍每个焊点,现在新员工戴上AR眼镜,虚拟的标准化作业指导就像有位隐形专家在旁边手把手教,精度和效率都上来了。
漫步铃耀工厂,会感受到一种奇妙的融合。在充满合资时代文化元素的“改善无止境”标语旁边,一块刚装好的数字化看板上,各种工厂生产数据流一览无余。现场负责人点开手机上的CTQ管理系统,屏幕上,尺寸链数据、模具状态实时跳动,企业内部传递信息的载体已全部换成了数字化云平台。
这背后,有一个巨大的“数字孪生”系统在支撑,如同工厂的虚拟克隆体,工程师在电脑里就能预演生产线搭建、机器人精细动作等。
“我们在这个‘平行世界’里测试了上百种机器人型号和它们的运动轨迹,”公司一位工程师兴奋地描述,“这能够提前规避大量现实中可能发生的碰撞和干涉,把生产线建设周期硬生生砍掉近一半。此外,新车型的虚拟验证效率更是提升了95%。”
正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黑科技”应用,让重庆铃耀的生产运营发生了质变:总装线效率提升35%以上,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一半以上,能源利用率提升49%,铃耀工厂也荣获“重庆市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称号。
“链动”全球
成功“换道”并尝到“智造”甜头的重庆铃耀,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最令人期待的是,长安代号B216的全新全球战略车型已确定落户铃耀,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投产。
在长安汽车的战略布局中,重庆铃耀的战略地位正日益凸显。未来,该公司将承载启源、引力等多个重要品牌车型的生产,更被赋予了面向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和出口枢纽的重任。
按照规划,到2026年,铃耀将具备灵活生产纯电、增程、燃油三大技术路线产品的能力,真正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智能制造平台。(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白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