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大黄蜂机器人、热气球、智能警用装备……5月6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以下简称“西南大学附中”)举行主题为“以玩启智 以创育人”的2025科技节。现场,近90个展示体验项目集趣味性、知识性、体验性于一体,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科学嘉年华”。
据悉,本次科技节依托西南大学大中小幼科学教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指导,整合大学、中学、小学及幼儿园的优质资源,联合重庆科技馆、重庆自然博物馆等35家单位及企业,携手打造了35个校企、校校合作项目,以及50多个由校内学科老师深度开发的科学体验活动。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正向大家挥手。
“法拉第”笼趣味体验项目,让大家“看见电”。
活动通过“前沿科技对话”“传统文化共生”“万物奥秘共舞”三大实践场景的深度融合,打造创新实践的“全景课堂”,鼓励同学们在“玩做创”中,感受科学之美、实践之力、创造之乐。
其中,问界汽车、蚕学宫、增雨防雹火箭弹等展示项目,让同学们在探索自然奥秘的同时,也领略到现代科技和传统科学之美;盐水小汽车、热气球、“法拉第”笼等趣味体验项目,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同学们在体验中快速“解锁”科学原理;模拟飞行、AI体育、冲浪飞机、F1赛车、无人机竞赛体验、水火箭发射等操作类项目“寓教于行”,带领大家深度感受科技与运动的激情碰撞。
操场上,师生正体验“放飞水火箭”项目。
“活动太酷了,一进去就被各种项目吸引了。”高2027届15班颜悦伊表示,此次科技节让科学知识变得更具体形象,完全改变了“科学就是书本上的知识”“有点枯燥”的想法。
如何让科学教育从“有意义”走向“有意思”?开幕式上,西南大学附中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勇回顾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探索与成果,指出科学教育不是知识的搬运,而是思维的革命。学校将不断推进“校园微科研+社会大课堂”的双向赋能模式;重点打造“大中小幼、家校社双轨联动”的全域科学教育场景;依托“三群一线”课程,开展一日双实践等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悟,深植科学创新思想,培养更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西南大学附中党委书记欧健也表示,未来,学校将积极响应国家“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号召,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为学生铺就更广阔坚实的科技之路,让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追逐科技梦想。
西南大学大中小幼科学教育创新实践中心揭牌。
此外,活动上还进行了“西南大学附中科技创新活动优秀师生颁奖”“西南大学科学教育大中小幼创新实践中心揭牌”“西南大学附中校外科学实践基地证书颁发”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