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4月29日电(韩梦霖)“‘荣昌卤鹅’最近销量暴涨,针对卤鹅产业链的企业我们开展了定向全覆盖走访,日常街道还通过基层智治平台智能预警,实时发现企业生产异常数据,定点开展走访,协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4月29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荣昌区昌州街道党工委书记皮荣刚表示,昌州街道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的数据,实现了“定向+定点”服务企业。
重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波介绍,近年来,重庆围绕夯实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底座基石,全市域构建党建统领“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镇街基层治理指挥中心,镇街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四个板块,以及村(社区)网格。通过体系重构、机制重塑、力量重组,推动基层治理由“自上而下”向“上下联动”转变、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转变、传统治理向智能治理转变。
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伍成莉介绍,群众通过“重庆基层智治”微信小程序上报的问题也能在基层智治平台“一键上屏”,今年以来反馈的79件烦心事都得到妥善处理。不仅如此,民主村还打造了高空抛物监管、消防通道违停整治、独居老人关怀等数字应用场景,通过AI算法解决治理痛点。
“比如,高空抛物曾让邻里关系紧张,算法上线后实现了精准抓拍溯源,今年实现了抛物事件零发生。”伍成莉表示。
张波介绍,全市统一开发、一体部署了镇街基层智治平台,实现镇街情况“一图统揽”、任务事件“一办到底”、数据归集“一池聚合”、多个系统“一端整合”。全覆盖构建1031个镇街、1.1万个村(社区)、6.2万个网格实景地图,依托市、区县、镇街三级贯通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将“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数字化,网格员通过平台上报、办理事件779万件,闭环解决群众诉求问题。同时,接入烟雾火灾预警等智能算法139个,平台动态监测、自动分析流转事件,对高频事项、风险隐患等及时预警处置,让基层办事和决策更科学、更高效。
“着眼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重庆制定了镇街、村(社区)、网格三级事项清单并迭代完善,着力做到照单履职、越往下越简单。同时,严把清单准入关口,尽可能减轻基层负担。”张波说。重庆还全面推广应用“一表通”智能报表,有效减少基层人员报表数量和处理报表时间。
重庆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友生介绍,重庆还着力推动“大综合一体化”镇街行政执法改革,构建“法定执法+赋权执法+委托执法”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组建“一支队伍”管执法,解决基层“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治理难题。首批赋予镇街99项“三高两易”(即: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易发现、易处置)执法事项,有效解决堵占消防通道、占道经营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顽疾”。目前,全市1031个镇街已全部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推动4700余名区县执法部门人员下沉镇街,执法人员履职活跃率跃升达到92%,实现“基层的事基层办”。
此外,重庆还建设了全市统一的“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办案平台,实现镇街执法事项裁量基准智能匹配,镇街执法全程网办率100%,普通程序线上环节精简40%,平均办案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通过谋划噪声控制、夜市管理等15个“执法监管一件事”应用场景,减少检查频次20%,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