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勇担兴教强教使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谱写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篇章?近日,重庆南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力围绕“以奋进之笔书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主题,讲述了重庆南开中学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育人实践。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场’。”肖力认为,学校构建浸润式育人磁场需以“人”为核心:在历史与现实交融中,既要传承精神基因,更要立足时代培育鲜活的生命个体。
肖力介绍,南开的“文化因子”源自三重维度:其一,根植于中华文化经典的校训体系,即“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其二,流淌着爱国求新的血脉;其三,践行“不言之教”的育人智慧。
肖力进一步阐释,这种文化场域赋予南开学子独特气质:既有家国情怀的格局,又有独立思考的锐气;既能在经典浸润中涵养君子之风,又能在创新实践中展现个性锋芒。正如南开教育传统所昭示的:真正的文化磁场,不在固化形式,而在以文化人——让每个生命在历史长河与时代浪潮的交汇处,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与成长方向。
这些年,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庆南开中学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张伯苓教育思想与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深度融合,构建“师德—能力—学术”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体系,将教育家精神具象化为“四有·五品”大先生培养目标,实施系统化培养工程:构建“六度”师训体系,构建“四有·五品”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助力教师精准改进教学策略,着力培育新时代育人先锋。
作为全国新课程示范校,重庆南开中学构建了“公能筑基—知情志融通—多元赋能”三维课程体系,系统回答课程育人的核心命题。三类课程形成育人合力,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肖力强调,课程体系更催生学习方式变革——从课堂延伸至实验室、社会场域,实现“学用贯通”的成长转型,培育出兼具扎实学识、健全人格与远大抱负的新时代“南开人”。
在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方面,重庆南开中学以“青莲紫”家长学校为载体,构建起“制度创新—资源整合—数智赋能”三位一体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模式。肖力指出,该实践通过学校主导整合资源、家庭主动参与赋能、社会开放实践场域,构建起“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育人网络。“青莲紫”模式印证:校家社协同育人需以文化共识为根基、制度设计为保障、数字技术为杠杆,方能激活教育生态的乘数效应。
奋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何为?谈及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肖力表示,重庆南开中学将持续深化“公能”教育迭代创新,从“筑基:党建引领铸魂”“革新:课堂革命突围”“攻坚:拔尖创新破壁”“智变:数字教育赋能”“辐射:集团化办学拓维”五个维度作答,力争到203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基础教育创新高地,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兼具历史底蕴与时代张力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