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珊瑚公园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项目。
沙坪坝区特钢码头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项目。
近年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积极推进“两江四岸”建设,曾经“粗放”“素颜”的老重庆,正变得“细腻”“精致”。截至目前,重庆累计建成滨江岸线61公里,开放各具特色的节点公共空间14个。
“以前江边杂草丛生,现在成了散步遛娃的好地方。”渝中区珊瑚公园内的“市民大草坪”是王女士和孩子周末的“必打卡地”。这座建于1997年的老公园,承载着无数老重庆人的儿时记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园因老化与破损渐在大众的视野中消失。
2020年,随着重庆启动“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珊瑚公园迎来了综合改造。如今这里4.23公里亲水步道贯通,分层蓄绿技术破解汛期植被难题,1万平方米历史建筑修缮活化,吸引118种鸟类栖息,并成功入选第一批美丽重庆建设典型案例。
“这是城市核心区滨水存量空间复兴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我们加快推进109公里岸线治理提升的一个缩影。”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两江四岸”已成为市民和游客喜闻乐见的休闲空间。沿江而行,江北嘴江滩公园成为打卡洪崖洞热门景点的最佳区域,盘溪河入江口再现“巴人汲水图”胜景;南岸区雅巴洞湿地公园立体呈现长江生态人文画卷、长江诗词书法长轴和“长江•母亲的歌谣”江滩石刻;九龙滩塑造出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九龙当代艺术广场实现了艺术空间与滨水空间和谐共生等。
与此同时,重庆深入挖掘巴渝文化、移民文化、工业文化等资源,从“保护、修复、活化”等方面保护提升,串联“两江四岸”重要历史文化节点。原址保护修缮千厮门明清城墙遗址公园、朝天门宋城墙遗址博物馆,再现三千年江州府;戴家巷的盘山步道串联解放碑商圈与洪崖洞景区,成为都市人文新地标;北仓文创街区改造团队将20世纪60年代的江北纺织仓库进行更新改造,将文化产业、艺术设计和公共空间多元复合,打造富有活力的公共文化场所。
今年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计划提速提质建设30个两江四岸整体提升项目,重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滨江风景线,其中计划实施续建项目12个,新开工项目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