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音乐会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4月9日,沙坪坝区举行“发言人来了”——沙坪坝区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发布活动,来自沙坪坝区委社工部、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沙坪坝街道的发言人们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
“推进‘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是沙坪坝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小切口,也是推动建设高品质宜居地的重要抓手。在15分钟可达的范围内,圈起的是居民的日常所需,这里有便利贴心的公共服务、环境宜人的空间、方便采买的商业,我们希望通过建立‘生活圈’将多元化、便利化的社区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沙坪坝区发展改革委主任邓舒洪说。
为打造有温度的生活圈,沙坪坝以群众需求为核心,按照“生活圈缺什么、补什么”“居民最需要什么、建什么”,广泛发动所有镇街召开院坝会、楼栋会和议事会200多次,最终确定需求、事项、项目“三张清单”,涵盖项目(事项)236个。每个镇街从中选取10件辖区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有序推进,涵盖电梯加装、红岩家医、老人照料、社区食堂、口袋公园等。
居民们在议事角反映民生诉求。
沙坪坝街道位于沙坪坝区东部城区,辖区45岁以下的青年群体占52.2%。在“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的打造中,该街道针对辖区青年人多、陪读家庭多、公共服务需求高的特点,通过发放问卷、召开院坝会的方式,搜集居民高频反映的10大类民生诉求,着力打造“青年活力街区、学子筑梦街区、儿童友好街区和老年颐养街区”,目前59个入库项目已完成48项。
为满足青年群体创新创业需求,沙坪坝街道盘活资源打造众创空间,建筑巷、一心巷、松林路成为“青年创业活力带”,近200名青年主理人在这里就业创业。夜幕降临,“筑巷时光·青创集市”人来人往,在解决就业的同时活跃夜间经济,建筑巷成为沙坪坝不夜生活潮玩地。
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沙坪坝街道整合资源和闲置空间,新打造4处城市书房和共享书吧,一心广场、建筑巷和创客港举办树下音乐会和青年脱口秀,阳光观景城市青年会客厅举办各种文化交流和艺术鉴赏,AI·X、声景大数据、气象公园等13个青少年研学基地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新知识。(葛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