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将开展十大行动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3/28 21:43:22
来源:新华网

重庆将开展十大行动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

字体:

  新华网重庆3月28日电(韩梦霖)在3月28日举行的《重庆市提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解读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阳华介绍,近日出台的《方案》明确了重庆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的目标:到2027年,实现“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水平全国领先,川渝“无废城市”共建引领示范,全市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过75%,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累计建设“无废细胞”5000个以上。

  “无废城市”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为实现以上目标,重庆将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危废填埋处置占比、“新三样”(废动力电池、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固废环境监管、“废库品重新”(危险废物、尾矿库、危险化学品、重金属、新污染物)风险防控、“巴渝治废”数字化建设、川渝“无废城市”共建、“无废城市”全民体系建设等十大行动,涉及31项工作任务。

  此次出台的《方案》,在任务设置方面聚焦当下短板,重点解决具体问题。例如,针对磷石膏、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存在产生量大、利用水平不高、途径不多等问题,重庆将制定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或风险评估等标准、规范,探索综合利用和规模化消纳模式,到2027年全市新产生磷石膏和赤泥综合利用率分别达70%和25%。此外,重庆还将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规范填埋和资源化利用等处置设施项目建设,鼓励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实现2027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50%。《方案》还提出加快补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设施能力短板,开展垃圾分类先锋区县建设,到2027年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达8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5%。

  针对废动力电池、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新三样” 固废环境管理,重庆还将大力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携手,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组建专业团队联合攻关,全力推动退役动力电池等自动智能化拆解和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开展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试点示范,促进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据介绍,重庆还将强化成果运用,深入系统总结成效和经验,把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制度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目前,重庆市累计发布了60余项典型案例,有实现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无废公园”南山植物园;有将污泥“变废为宝”的“无废园区”江津区珞璜工业园;有推动汽车产业链的两江新区和以竹代塑产业链的梁平区、忠县;还有降低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的“无废民宿”北碚区既白酒店等等。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让节约集约,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纠错】 【责任编辑:李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