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应急叫应终端”将在全市投用,其通过与市区县乡镇各级指挥中心连接,将第一时间向重点区域群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避险转移指令。目前,全市已在各类自然灾害隐患点完成了1384套“应急叫应终端”的安装。
“演习模拟:武隆应急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未来两小时,本地有山体滑坡风险,请及时转移避险。”3月26日,武隆区羊角街道新坪村,已建成的“应急叫应终端”大喇叭发出语音测试信息,村民们清晰地听到上述内容。
现场负责安装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山体滑坡隐患点,安装在此的“应急叫应终端”主体包括高音喇叭、高清摄像头、卫星发射接收装置、太阳能供电板等,可实现断路、断电、断网“三断”情况下的应急叫应、通信连接、画面的实时传输。
市应急管理局监测减灾处处长汪浩介绍,自然灾害发生前,及时转移受威胁区域群众是减少灾害损失的关键手段。以前,主要采取鸣锣吹哨、敲门入户等传统的方式开展应急叫应,在夜间等紧急情况下效果不佳。运用“应急叫应终端”可传回现场信息,通过数字应用集成气象、水利、规资等预警信息,并打通连接市区县乡镇三级指挥中心,后台指挥系统及时研判后,第一时间向重点区域群众直接发布预警信息和避险转移指令,同时保障在断电、断路、断网“三断”情况下持续做好灾情信息收集和应急叫应。(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朱婷)
【纠错】 【责任编辑:李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