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数据双轮驱动 重庆高新区实施S2C数字教育变革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3/21 17:24:42
来源: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

AI+大数据双轮驱动 重庆高新区实施S2C数字教育变革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字体:

  上午10点的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校校园里,三年级(5)班的学生正通过平板电脑进行正方体组合图形三维建模。教室顶部的AI摄像头无声记录着每个学生的专注度数据,教师端的智慧大屏实时跳动着知识掌握热力图……这样充满科技感的教室,正是重庆高新区为每所学校打造的“未来教室”。

  在重庆高新区打造的“未来教室”里,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近年来,重庆高新区积极抢占数字教育新赛道,大力实施“S2C”数字教育变革。“S2C”是Student to Curriculum(从学生到课程)的简称,其核心在于借助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情况以及助学者育人行为的全面采集、深度整合、精准分析,形成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方案,赋能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扩优提质、高位优质均衡。

  课堂上,学生正通过平板电脑进行正方体组合图形三维建模。

  作为S2C数字教育变革的重要实践场域,“未来教室”依托“五个一”智能分析模型实现教育闭环重构:一间无感采集的智慧教室,全方位收集教学数据;一堂可回溯的多维课堂实录,方便随时回顾教学过程;一套聚焦过程的综合评价体系,实现对教学的精准评估;一份详细全面的诊断报告,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撑;一位智能反馈的智慧教研员,提供即时专业指导。这一模型深度融合AI技术与教育教学,持续推动课堂教学与评价模式的创新,以高质量课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AI变身“课堂观察员”,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强大动力。在S2C架构下,未来教室的AI系统深度解码教育本质,通过无感采集技术,收集课堂中的丰富数据,并转化为涵盖7大维度、32项指标的AI课堂诊断报告。这份报告让教师告别单纯依靠教学经验的教研模式,转向数据驱动型教研。教师借助报告深入分析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反思不足,进而优化教学设计,再将改进后的方案应用于教学实践,并持续进行迭代分析,形成闭环,有效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生借助平板电脑等智能学习工具,进行个性化学习。

  “过去教研大多凭感觉,现在有了详细的数据报告,就算一个人也能开展高效的微教研。通过查看诊断报告、回顾课堂实录,我能精准发现问题,不断反思并改进教学,教学水平提升得很快。”重庆科学城含谷中学王菡老师分享道。

  平板变身“智能学习助手”,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课前,学生使用平板完成预习微课和诊断题,系统会自动标记出“已掌握知识点”和“共性疑难”,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学情。课上,教师依据学情通过平板分层推送差异化探究任务,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同时,教师大屏实时显示全班答题进度和正确率,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课后,智慧课堂系统自动生成错题解析视频,还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靶向推荐强化练习题,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借助平板进行习题练习。

  在“未来教室”的助力下,重庆高新区积极探索数据驱动规模化因材施教的实践路径,师生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在市级以上优质课竞赛、基本功大赛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奖达636人次,其中全国大赛一等奖74人次、全市大赛一等奖474人次。学生在市级以上科创、体艺大赛等赛事中表现出色,共获得一等奖或冠军600余项,师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及荣誉称号总数超过6100项。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