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公众日益多元的健康需求与医学技术的飞速迭代,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方大医院)(以下简称:重医大附三院)以其管理创新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建院9年,重医大附三院已获批成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坚持守正创新、为民办医,持续完善激励机制,从人事薪酬改革到数智化服务升级,从主诊医师负责制到尖端设备投入,一系列组合式创新推动医院实现了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院运营降本增效。
精益管理: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2024年底,重医大附三院完成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变更登记。该院主要负责人直言:“医院‘非营利性’的初心始终如一,将以管理创新为引擎,让守正创新、为民办医的使命落地生根。”
承诺之下,行动铿锵。据悉,从2022年起,医院就逐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和全面绩效管理;建立医院、归口管理部门、科室三级预算体系;引入一体化HRP信息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人员成本、药耗成本、设备成本、后勤成本的精细化管控;以绩效指标为工具,压实目标责任,建立目标责任分解机制,每月解析追踪全面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一系列举措让医院初步构建起了现代医院治理体系,推动医院运营管理水平和医疗综合服务水平获得提升。
数据显示:2024年重医大附三院门急诊服务量突破107万人次,住院患者超5.5万例,高难度手术占比超80%;胸外科跻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学科获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省级);人才梯队中,副高以上专家近180人,国家级学术任职超150人次……从技术突破到荣誉加身——“重庆市卫生健康先进集体(2019-2023)”“重庆市平安医院”“西部社会办医标杆”等称号纷至沓来,这份成绩单,厚重而鲜活。
数智赋能:让就医体验“快起来、暖起来”
“上午看病取药,下午接孙子放学!”近日,糖尿病患者李阿姨的便捷体验,源于医院检验流程的数智化升级。2024年,重医大附三院加大投入引入了完整的全自动生化免疫检测线,输出报告的时间得到缩短,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
检验数智化只是该院以数智化提升改善就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医大附三院积极探索智慧管理、智慧医疗、智慧护理、智慧服务,从患者挂号、排队、检验、住院、出院、复诊、咨询等进行全流程优化,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从“一码通”全流程服务到药品配送到家,从互联网医院到跨地域线上会诊,医院以技术重构就医生态。在护理环节,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测质量,多学科联合诊疗打破空间壁垒,让外地患者“少跑腿、多安心”。
质量筑基:锻造医疗新质生产力的“硬核引擎”
获批正式运行夫精人工授精技术、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医院停车综合楼将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二期项目拟2026年底投入使用目前正紧锣密鼓进行规划设计……2025年伊始,重医大附三院作为方大集团大健康板块重要成员单位,加快推动“十大硬核升级”,且技术突破的脚步从未停歇。
高质量发展源于医教研协同,更源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生态。一组科研数据印证了这一理念:2024年,医院获73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SCI论文105篇,国际专利6项;国家住培基地、重庆市级重点实验室相继落地……这些成果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医院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跨越的底气。
据介绍,重医大附三院还将推动与国内外优秀医科大学联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医联体等,加大包括院士、长江学者、二级教授等人才引进和培养,全面提升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等功能为一体的医疗中心功能,以促进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全方位提档升级。
重医大附三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医院2025年将锚定“打造重庆最好的医院”目标,以创新机制为引擎,以问题导向为抓手,以推进学科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完成好医院“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的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百姓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蒋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