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安排,由重庆医科大学王智彪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联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单位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基于颅内毫米级声源点的定位引导及治疗调控系统”项目启动会在重庆召开。
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袁军主持会议。
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致辞。
启动会上,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指出,“基于颅内毫米级声源点的定位引导及治疗调控系统”项目,不仅是对传统治疗模式的革命性升级,更是国家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关键一步。学校将加大对项目的支持力度,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努力做好相关管理、服务和保障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八处处长彭彧华讲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八处处长彭彧华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始终以“鼓励探索、突出原创”为导向,为原创性、战略性科研攻关提供坚实的后盾。希望项目组与合作单位要紧密联系,加强沟通协调,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全面落实基金委的战略部署,将这一项目打造成为学术探索和原始创新的里程碑,成为多方协作、共攀科技高峰的实践典范。
颁发聘书。
项目负责人王智彪教授汇报项目的总体情况。
随后,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蒋云芳,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赵勇,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冯光鑫,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为项目学术咨询专家代表、项目监理组专家颁发聘书。项目负责人王智彪教授分别从项目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和实施准备三个方面汇报了项目的总体情况。
当天下午,与会人员到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土基地进行项目实地调研考察,结合项目组的汇报内容,就项目实验基地、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及应用价值等方面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据悉,该项目致力于在脑疾病治疗和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可同时兼顾无创、精准定位、精细干预及实时监控的聚焦超声治疗新手段,为脑疾病治疗和脑科学研究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新方法。项目完成后,可为神经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开展颠覆性脑科学研究与脑疾病治疗提供原始创新的科学利器。该项目获批直接经费8028万元,是重庆医科大学作为首席单位获批的第二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