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正是家长带孩子出门“放风”的好时机,户外阳光中的全光谱自然光是防控近视的关键。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门诊部主任谭春华表示,每天闭眼晒太阳20分钟,配合2小时户外活动,有利于预防儿童近视。这究竟是何原理?如何正确操作?
春天当户外光线进入眼睛后,视网膜会分泌一种名为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它能抑制眼轴异常增长。而“闭眼晒太阳”的“奥秘”在于,眼睑能过滤99%的紫外线,同时允许有益光谱穿透。此时视网膜仍能感知光信号,持续激发多巴胺分泌,相当于给眼球做“光合作用SPA”。
春季户外护眼的方法
时间选择:上午9-11点或下午3-5点,避开正午强紫外线时段, 闭眼面对阳光,分次累计20分钟(如每次5~10分钟),可结合野餐、听故事等静态活动进行。
动态活动:进行羽毛球/风筝等活动,追踪移动物体锻炼睫状肌;也可以选择骑行或者登山,远眺自然景观放松眼肌;建议每日户外活动不低于2小时。
合理护眼:在户外活动时,避免睁眼直视太阳,谨防灼伤黄斑区;在树荫下闭眼同样有效,无需暴晒。另外,建议佩戴宽檐帽或墨镜保护眼周皮肤。
常见的护眼误区
误区1:“阴天出门没效果?”
解答:阴天户外光照强度(约5000lux)仍是教室(300lux)的16倍。
误区2:“戴近视眼镜会依赖?”
解答:近视儿童户外活动必须戴镜,否则模糊成像反而加速近视发展。
误区3:“护眼灯能替代自然光?”
解答:目前人工光源无法完全模拟阳光光谱,护眼灯仅作夜间补充。
谭春华提醒,不同年龄段的护眼方案不同。3-6岁儿童需重点预防远视储备过快消耗,可多玩沙坑、吹泡泡等低强度活动。7-12岁儿童则是近视防控的关键期,可以结合足球、飞盘等跑跳运动进行。到青少年时期,已近视者需同步控制用眼强度,避免度数飙升。
【纠错】 【责任编辑: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