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银行(以下简称“三峡银行”)加快转型创新金融服务、奋力书写“养老金融大文章”,在养老金融领域大胆探索创新实践,通过构建完善组织架构、落实专门部门机构,参与制定适老服务指南,打造“银发港湾”适老服务网点,升级养老金融宣传阵地,创新养老金融服务手段,加大养老产业信贷支持力度等多项举措,着力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强化服务质效,高质量推动养老金融业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2024年12月末,三峡银行50岁及以上备老、养老客户超过127万户,较2022年同期增加17万户,增速超过15%;三峡银行养老客户持有储蓄存款规模超过900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77亿元,增幅达24%;三峡银行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达17万张,累计代发养老金超过17亿元;主动为16个老年领域涉及的新型养老项目、养老主体、养老产业以及养老事业建设配套的相关行业产业累计发放贷款融资近16亿元。
构建养老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养老金融发展机制
为统筹推进养老金融战略实施,三峡银行构建“顶层设计、协同执行、考核督导”三位一体组织保障体系。
经该行第四届董事会第5次临时会议审议决定,正式设立养老金融部,与个人金融部合署办公,统筹全行养老金融业务,承担养老金融业务规划、产品研发、营销管理等核心职能,标志着三峡银行养老金融业务进入专业化运营发展新阶段。
同时,积极筹建由养老金融部牵头,联合公司金融部、普惠金融部、运营管理部等多部门组成的养老金融工作委员会,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养老金融综合评价体系等工作机制,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双轨制配备并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实现政策研究、资源整合、业务推动、风险防控等全流程协同,举全行之智推动养老金金融、养老个人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和银发场景生态建设。
参与制定银行营业网点适老服务指南
打造“银发港湾”适老服务细胞
三峡银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专业性,关注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和行业适老化机制建设,积极投身“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与成渝金融同业携手合作、共同起草《成渝地区银行营业网点适老服务指南》。据悉,该指南成功被重庆市、四川省金融学会等单位采用发布。
在指南制定过程中,三峡银行注重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两条腿走路”,充分考虑两地实际情况,与同业历经多次研讨后定稿。
重庆三峡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指南的印发实施能为成渝地区银行业深入推进适老金融服务提供指引,助力两地银行业向广大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在两地市民和金融同业中塑造良好口碑,更为成渝地区标准共建、团标互认机制的探索实践注入强劲动力,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同时,该行打造“银发港湾”适老金融服务网点。基于指南与实践经验,打造“适老九点服务法”,并率先在三峡银行的万州分行营业部、万州白岩路支行、两江人和支行设立“银发港湾”适老服务示范网点,随后将这一模式全面组织推广至全行。尤其是在机构网点改造进程中,累计投入费用成本资金40多万元对一批适老示范机构网点增设无障碍通道、爱心座椅、银发服务窗口、银发客户专区等金融基础设施,并配备放大镜、老花镜、血压仪、便民医疗箱等适老常用工具设备,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改进适老金融服务环境条件,助力老年客户拥抱幸福晚年。
重庆三峡银行“银发港湾”网点。
强化老年金融服务品牌宣传力度
有力提升养老金融市场影响
依托“1+2+3”金融消费者教育品牌,三峡银行多管齐下升级养老宣传阵地,创新养老金融投教方式,全力提升老年人金融素养。
一是“行长带头”引领短视频矩阵。为突破金融宣传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困境,三峡银行先后推出《行长话消保》《帆帆小剧场》《帆帆以案说法》《银发关怀课堂》系列短视频,形成养老金融宣传矩阵。高管层宣讲适老服务标准和理念,全行员工积极响应,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短视频,将养老政策与金融知识转化为接地气的科普内容。《养老消费还能被“非法集资”》《金融反诈之时刻小心》《路遇专家,小心是砖家》等短视频陆续在官方视频号上线。
二是构建特色金融教育基地新生态。三峡银行与江津区白沙镇政府联合打造白沙镇金融教育基地。以1个基地中心和24个基层教育站为依托,精准辐射包括老年人在内的重点客户人群,常态化开展视频直播、乡村广播、电影文化节等金融教育活动。
三是共筑红金渝金融网格驿站新平台。三峡银行积极响应江北区与重庆金融监管局联合发布的金融党建“三网融合”行动计划,以党建为引领、金融为纽带、网格为载体,将养老金融政策与知识传递到基层。2024年,地处江北区的三峡银行鱼复支行成为首批“红金渝”金融网格驿站,工作人员采用“脱口秀”形式,为老年人等群众普及养老、金融和反诈知识。
左为重庆三峡银行“白沙镇金融教育基地”。
四是探索区域老年大学分校新模式。三峡银行忠县支行累计投入费用资金36万元,连续三年与当地老年大学开展“跨界合作”,不仅通过编排小品、歌舞等节目参与老年大学“开班季”等活动,还在老年大学开设“银发金融专班”定期授课,将课堂延伸至网点厅堂、街道社区,让金融服务融入老年人日常生活,成为老年大学的“另一所分校”。据初步统计,通过以上深度合作的1个本校、7个分校以及辐射的22个社区约2800个老年客户,其中1500多户在三峡银行开户,累计存款达6.45亿元。
聚焦养老行业产业市场领域
助力养老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峡银行紧跟国家养老产业规划与政策导向,积极引导信贷资源向养老产业倾斜,重点关注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养老行业、养老产业等四个方面领域,切实认真细分目标市场、精准把握客户金融需求,大力支持服务老年事业稳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老年金融、老年经济同步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效果。
截至2024年12月末,累计投向养老金融领域以及老年金融领域配套的行业产业信贷资金约16亿元,致力于改善养老居住环境,提升成渝地区养老服务质量。
通过锁定国家、地区多级财政对养老床位的专项补贴,三峡银行还设立经营收入专户,控制还款来源,大力支持酉阳县健康养老建设、武隆区城乡养老服务乡村振兴设施提升、秀山县养老机构提质改造、万盛经开区全域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项目工程,助力破解养老行业养老产业养老客户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融资贵”“抵押难”问题。
同时,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科学城支行2024年主动为重庆某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40万元,帮助企业用于支付养老服务中心装饰改造工程款项。
持续深化养老金融服务改革创新
支持老年客户提升财富管理能力
三峡银行根据老龄客户特点,创新服务手段、产品供给、财富管理,强化数字赋能,持续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水平。
创新服务方式方面,重点对因重症等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到网点的老年客户,在依法合规、坚守底线原则下,巧做“灵活性”文章,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主动开辟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为老年客户提供绿色通道或上门到户等差异化适老金融服务;利用“流动银行车”便捷灵活的特点,为行动不便、偏远山区老年客群提供“家门口”银行服务,解决养老金融“最后一公里”难题;对已故老人客户存款提取、适老支付等需求,灵活推出相关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全面保障老年客户及家人储蓄存款权益。
创新服务产品方面,为精准服务老年客群,三峡银行在“财富存”特色存款产品的基础上,衍生设计了“臻享财富存”产品,支持为特定年龄阶段的老年客群发行专属养老存款产品,从年龄、存期、利率、额度等多个维度灵活配置产品属性,满足老年人储蓄存款本金安全、收益稳定的投资理财需求。
创新服务手段方面,通过创新开发理财产品、财富存、低碳三峡、大额存单、整存零取、三峡宝、随心存、三方存管、老年贷款等适合老年客户不同阶段不同需要与不同期限不同利率的金融服务品种,重点帮助老年客户加强资产资金管理,进一步增强老年家庭财富管理水平、提升资产资金保值增值能力。
强化数字赋能方面,围绕养老金融的“老人”特点,推出“字体大、操作易”的“关怀版”手机银行,在视觉设计、功能分区上突出老年人常用功能,解决智能时代老年人“看不清、找不到、打字难”问题;创新“智能视频客服”服务,系统自动识别60岁以上老年客户,一键直达“视频客服”,实现远程咨询和操作,提升老年人使用手机银行便捷性;新增存款到期短信“免打扰”功能,实现存款到期本金、利息等资金日终实时到账,短信通知延后至次日早晨,使金融服务更加人性化。(李林 石磊 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