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领导查看新型警用无人机。
近年来,梁平区通过“立体”法治护商硬核举措让低空经济“营商”变“赢商”,法治护航成为低空经济新战略性引擎。
去年9月,梁平区法院制定《司法助力低空经济发展服务西部低空之城建设十条措施》,从依法高效审执、健全法治规则、加大普法力度等方面细化了21项工作任务,要求组建咨询、调解、审判、执行、宣传等5个专班,构建“党组统筹+领导牵头+专班主责”体系。同时,该院还提出与区发改委、区经信委等部门及相关低空企业建立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共享信息、分析案例、研判风险,强化行政与司法协作保护。
此外,梁平区检察院坚持探索精细化检察服务新方式,聚焦便利企业诉讼,不断优化完善12309检察服务中心涉企绿色通道,建立“优先受理、优先移送、快速办理”的涉企案件专门机制,精准对接企业、民生需求,打通服务发展“最后一公里”。
为了让低空经济顺利“飞”到百姓身边,梁平区政法各单位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低空经济普法宣传“进厂区、进园区、进社区”活动。结合低空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利用“法律明白人”队伍人员多、分布广、宣传灵活等优势,为1711名“法律明白人”开授航空法治课程,大力宣传民用航空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依法飞行无人机。
据悉,日前,梁平成功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等7家企业签订8项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达35亿元的重庆无人机航空产业城项目也成功落地梁平。2024年,梁平机场飞行作业总时数达2.7万小时,飞行架次接近7.5万架次。短途运输稳健运行450架次,安全运送旅客2000人次。高空跳伞7560人次。
梁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勇表示,政法系统将紧扣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政法之力,大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大力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大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助推梁平向空中之城出发,到2030年创成国家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低空产业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