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月21日电(欧阳虹云)作为重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渝中区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企业700余家,产业增加值突破870亿元、规模全市第一。今年,渝中区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深度赋能和服务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
渝中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东表示,渝中区将聚力发展“5大优势产业”,推动现代金融业创新提质、推动专业服务业示范提级、推动科创服务业聚势提效、推动现代物流业扩容提能、推动批发业转型提档。
渝中区将深化打造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争取AIC股权投资试点落地,依托数字金融“一站式”解纷平台,建设全国数字金融创新服务及产业集聚新高地,新增存贷款余额10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差异化打造西部金融中央法务区,做精做优工程咨询、人力资源、会计评估、法律服务等细分行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350亿元;联动重庆医科大学打造“半岛实验室”,联合市公交集团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依托西部算电创新协同中心深耕算力经济赛道,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320亿元;深化现代物流总部+基地发展模式,支持民生轮船等重点企业开展进出口物流业务和海外仓体系建设,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60亿元。
谢东介绍,渝中区将深化打造“6大重点产业集群”,持续完善产业布局。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方面,高质量建成GDP、社零“双千亿”解放碑中央商务区,增强五一路重庆金融街、来福士国际金融集聚区、打铜街金融创新生态圈集聚效应,聚集区域总部金融机构110家。启动戴家巷—国泰艺术中心连廊建设,升级解放碑高端商务IP。高水平建设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5亿元。高标准建设化龙桥国际商务区,新增专业服务等重点企业150家。
在做好做优传统产业集群方面,引导朝天门市场专业化、品质化发展,以“设计+市场+产业”贯通创意链、市场链、产业链,接续举办中国“重庆造”服饰采购节、朝天门原创时装周等节会活动,集聚产业电商、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企业超300家,打造西南服饰商贸名城。
在做特做精新兴产业集群方面,提速推进黄花园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打造国家工业设计示范城市和全球设计之都重要载体。特色打造重庆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鼓励马士基等龙头企业加大通道运力投入,支持重庆公运集团等重点企业建立东南亚海外仓,引导重庆国展等外贸企业增加大宗消费品进口,全力引育一批全球货代50强企业、全球物流100强企业。
谢东说,渝中还将实施包括升级企业矩阵培育行动、产业融合创新行动、特色楼宇打造行动、企业“抱团出海”行动、人才体系培育行动、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平台桥梁搭建行动在内的“7大专项行动”,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例如,迭代完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扶持政策体系,新增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企业50家。支持区内重点企业为大型制造业企业提供研发设计、解决方案、维护管理、融资租赁等增值服务。优化楼宇党建、楼宇警务等创新服务,新增税收亿元楼宇2栋、市级“星级”楼宇2栋。深入实施“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渝车出海”等行动计划,深化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外贸进出口额实现75亿元。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优化“一站式”人才服务,分层次培育一批塔尖人才、技能工匠,新增中高端人才3000名。建立谋划、在谈、落地招商引资“三张清单”,储备绿色智能船舶示范应用、新能源汽车远程自动化检测等重大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提升信创交易、工业软件等平台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