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军:江津全力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1/20 11:16:37
来源:新华网

唐大军:江津全力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

字体:

  新华网重庆1月20日电(欧阳虹云)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开行量达到1804列,全市占比40%、排名第一;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实现年吞吐量1025万吨,同比增长8.9%;珞璜港年吞吐量771.8万吨,同比增长7.58%……

  翻开这份沉甸甸的开放发展“答卷”,一个个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江津区锚定全力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提速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加快推动通道建设与经贸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的聚力发力。

  2024年2月,一批老挝香蕉从蕉园采摘装箱、完成装车发出,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链班列运输,在云南磨憨口岸完成清关入境,再到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全程仅需4天时间,以最佳状态摆上重庆的货架。

  唐大军说,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不仅可通过川黔铁路、渝贵铁路、枢纽东环铁路与重庆枢纽快捷沟通,同时通过一条6公里的铁路专用线与全市五大区域性重点港口之一的珞璜港实现水路和铁路无缝衔接。随着水公铁多式联运的发力,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通道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成为了江津区对外开放的“主动脉”。

  为了进一步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作用,江津区借助区位、交通、产业等方面优势,不断提升枢纽服务能级、强化通道要素聚集效能、拓展国际联运班列。比如,重庆首个原木期货交割库落地,建成投用小南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珞璜港进境粮食中转码头、兰家沱进境粮食(大豆)中转码头,争取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珞璜港项目早日通过国家部委联合验收,口岸功能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江津已开通中老班列、中老泰马国际联运班列等10余条串联“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际国内通道品牌,组织开行进口榴莲、出口通机等“运贸一体化”特色班列,辐射范围覆盖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48个港口。

  作为重庆市重要的工业集聚地,江津区已形成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等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度超过90%,规模企业超400家。随着通道建设走深走实,如何增强通道的牵引作用,打造江津产业“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渠道,成为了江津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持续放大‘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推动枢纽与高端制造、现代贸易、先进材料、数字物流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就是江津区的破题之举。”唐大军说。

  位于江津区东部的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是谋篇布局的关键,也是江津未来发展的最大增量、最大变量。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创新政企联动新型招商模式,聚焦招大引强,紧盯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营造投资兴业“强磁场”。数据显示,自去年4月18日集中签约开工活动以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集中签约开工68个项目,总投资438亿元。

  为进一步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江津区大力拓展“保税+”“贸易+物流”等新业态,江津综合保税区2024年汽车平行进口数量全市第一,在“渝车出海”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引进荷兰世天威、新加坡GKE全球大宗商品仓储物流龙头企业,全球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天猫国际以及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叶水福集团落户江津综保区;全年新签约项目11个,签约项目数居全市综保区前列,并实现新签约项目落地率100%。

  唐大军表示,目前,江津区已参与策划并推动中老泰“三国三园”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先后三次赴老挝、泰国深入调研,与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老挝万象物流园、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等境外园区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便利,江津区持续推进通关便利化,与钦州、磨憨、瑞丽等边境口岸建立起通关便利化合作机制。随着10余项海关监管创新试点举措落地,江津区有力提升了全区外贸便利度。2024年,江津进口分拨哈萨克斯坦铜、俄罗斯铝货值约5600万美元,出口汽车(含KD件)超9000辆。

【纠错】 【责任编辑: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