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重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市人民大礼堂开幕。市长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要聚力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展现新担当。
在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方面,迭代实施“十项行动”“四张清单”,协同推进320个川渝共建重点项目,推动政务服务“川渝通办”迭代升级。推动双核联动联建和成渝中部崛起,深化10个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功能平台建设,提质发展35个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创新川渝合作机制,协同办好五周年宣传活动,合力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在全方位扩大内需方面,将提高投资效益,加强璧山机场等前期工作,新开工黔江至吉首高铁、万顺场储气库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渝西高铁、藻渡水库等在建项目,力争重庆东站等建成投用。新实施1500个工业技改项目,带动工业投资增长10%。制定支持民间投资若干措施,释放民间投资潜能。大力提振消费,实施城市商业载体转型升级发展行动,开展“渝货精品”培育壮大工程,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稳住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营造“渝悦消费”环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施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八大提升行动,打好保交房收官战。
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将持续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优化长安、赛力斯等集群生态,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大力发展AI手机、AI PC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扩大先进材料生产和先进工艺应用。打造全国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高地。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开展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行动,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路径,推进“数据要素×”行动,培育实数融合新业态。推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两业”融合试点。实施“智融惠畅”工程。迭代“满天星”行动计划,力争软件从业人员突破50万人。培育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建设国家工业设计示范城市和全球设计之都。
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上,将促进优质教育提标扩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化“双一流”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提档升级,聚力建设四大科创高地。提质提速“双倍增”行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企业突破7.5万家。完善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技术转移等服务体系,发挥种子、天使、风投等基金作用,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促进人才引育提质增量,实施杰出人才培养计划、产业技能根基工程,让各类人才创新无限、创业无忧、创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