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会 猪业“国家队”如何再出发-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1/06 15:35:13
来源: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

新年第一会 猪业“国家队”如何再出发

字体:

  大力开展保种育种,成功培育出优质高效华系猪新品种;研发生猪绿色高效养殖关键技术,创制硬核新产品;锚定国际研发前沿,重大疫病防控取得新进展……1月5日,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在位于重庆荣昌的总部举行,这场“新年第一会”不仅“晒成绩”,还有来自全国14个省市、24家共建单位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一道“谋未来”。

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现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编织生猪产业“创新网”

  作为全球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我国生猪产业近年在取得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优质种源受制于国外、养殖成本高、环境约束严、重大疫病频发等瓶颈。向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要效益、向做好优良华系猪种保护与开发利用要突破,成为行业的现实选择。

  2021年3月,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获科技部批复建设。该中心由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牵头、汇集各方优势力量共建,是我国农业领域首个,也是重庆市目前落户的唯一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建设3年多来,在重庆市科技局的指导下,各共建单位紧密协作、携手并进,共同编织了一张覆盖广泛、协同高效的创新网络,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服务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显现阶段性成效。”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作华表示。

  据了解,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构建“1个总部+8个分中心+10个协同创新研究院+7个示范站”,形成了总部统筹协调全局、分中心供给源头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创新关键技术、示范站转化成果与试验示范的建设模式。

  得益于全国协同的创新空间体系,该中心目前已组建了15个创新团队,科技研发人员597人;建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条件平台38个,累计突破关键技术19项,培育猪新品种(配套系)5个,开发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疫苗及诊断、智能装备等新产品28个;转化猪新品种、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智能装备、疫苗及诊断产品、实验用猪等科技成果268项,转化金额3.88亿元;建立示范基地241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26个,建成800余万头的种猪供种基地,年出栏商品猪2亿头;建成全国最大生猪活体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生猪交易额累计达1300多亿元。

  聚焦关键技术持续攻关

  近年来,针对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的“生得少、死得多、长得慢、污染重”等问题,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聚焦种质资源开发、绿色高效养殖、重大疫病防控三大关键技术持续攻关。

  生猪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利用方面,该中心构建了国内最完善的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体系与国内最大的地方猪遗传资源冷冻保存库,抢救保护了罗盘山猪、渠溪猪等濒危地方猪种。针对我国三大优秀地方猪种之一的荣昌猪,该中心建立了荣昌猪保种场、保护区及遗传资源冷冻保存库相结合的开放式动态三级保种模式;开展荣昌猪专门化父系、母系选育,构建了优质荣昌猪肉生产繁育体系;成功培育出海聆1号、山下黑猪、乡下黑猪、龙民黑猪、天府黑猪等5个具有优良性状和市场竞争力的地方猪新品种(配套系),极大丰富了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库;培育出中等体型实验用猪新资源“重牧实验用荣昌猪”,繁育形成了SPF荣昌猪核心群。

  绿色高效养殖技术方面,该中心成功攻克非粮饲料资源菌酶协同发酵关键工艺技术难题,创制出腺苷七肽、超级葡萄糖氧化酶、淫羊藿提取物等5种新型饲料添加剂产品,有效提升了饲料的转化利用率和养殖效益。创建了高水分非粮饲料资源液态连续发酵新技术及液态饲喂新模式,有效解决高水分非粮饲料资源难利用的问题,节约玉米豆粕10%以上。研制出生长育肥猪智能分群系统、基于营养动态供给模型的智能精细化饲喂装备、节水型饮水器、粪尿分离式自动刮粪系统等智能装备,节省猪场劳动力20%以上,污水总量降低18%以上。

  重大疫病防控方面,研制出猪伪狂犬病变异株活疫苗(TP株),获新兽药证书。优化提升了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完成效力试验评价。研发出非洲猪瘟病毒的超微量“数字PCR”检测技术,已在川渝地区广泛应用。创新合成全光谱纳米氧化钛新型消毒材料,实现了对养殖环境微生物的长效广谱消杀。

  进一步强化协同创新

  在荣昌区河包镇黄檀村,由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的华系田园猪舍,前不久迎来了首批生猪“入住”。这个项目针对家庭农场在养殖优质地方猪过程中遇到的生物安全防控、地源性饲料资源利用、粪污处理等问题,整合优质地方猪种、地源饲料发酵、全光谱氧化钛消毒、疫病防控、数据生产管理、养殖粪污生物发酵及种养循环、数智化猪舍等技术,实现了华系田园猪生产技术的集成示范与应用。

  以更大范围的成果转化,赋能生猪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现场,包括“华系田园猪养殖模式”在内的3项重大科技成果完成战略合作签约,将进一步在全国推广应用。该中心还聘请一批企业负责人担任特聘研究员,旨在强化产学研协同攻关,推动行业需求与技术成果精准匹配对接。会议期间,共建单位的25个先导科技项目(C类)也完成了结题验收。

  “能够明显感受到,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在搭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谯仕彦建议,未来要进一步增强与产业的链接协同,特别在生物饲料、兽药疫苗等农业生物制造领域,孵化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企业,促进生猪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粪污资源化利用创新团队”联合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正在荣昌九峰山打造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印遇龙希望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持续发挥共建单位优势,凝聚发展合力,一道把中心打造成为支撑引领我国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邵以南)

【纠错】 【责任编辑: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