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党建在学校里落地生根?党组织在学校发挥着举旗定向作用,因此,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第一要义。
“我校党组织共56人,分为管理、教学、退休三个支部。”朱元志介绍,学校党总支坚持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和作风引领,积极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规范“三重一大”决策内容、程序和要求,建立班子成员沟通协调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党总支班子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能力。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定期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召开从严治党工作会、党风廉政工作会、意识形态研判会。每年,学校各党支部书记都会就抓党建工作情况向学校党总支、教职工党员代表进行集中述职,并结合党支部自评及平时检查考评记录等方式抓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思行”党建引领下,“党员帮扶贫困生”活动是龙岗中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抓手。
自2021年起,龙岗中学积极开展“党员帮扶贫困生”活动。党员教师们与学生“结对子”,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常态化对学生进行课业指导,与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其心理变化和需求。聚焦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帮助结对学生改善学习习惯,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
“正师德,强师能,严作风。”面对如何加强队伍建设这一问题,朱元志回答出龙岗中学的“三字诀”。
龙岗中学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建立师德师风个人档案,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称评聘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学校通过开展“亮党员身份,为师德铸魂”主题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争当学生成长导师,党员教师“一对多”管理学生,加强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关心和指导。如今,学校已经建立起“全员关爱导师制”体系,实现1500名学生全覆盖。
聚焦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常态化开设“骨干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头上示范课50余次;优秀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如今,学校在岗党员教师共38人,其中市、区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教师9人。近年来,共有400余人次在市、区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奖,获市、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等20余人次。
按照“领导点、自己找、群众评、互相帮”的原则,龙岗中学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严作风。通过个别访谈、召开征求意见会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征求师生对于作风建设的建议,把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边学边查、边查边改、即知即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改作风,提效能。
“除此之外,教师队伍的工作热情能否长期维持?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这也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体系。”朱元志介绍,学校着力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夯实治校根基,通过修订完善评优评选制度、月考核制度、30%绩效制度等,发挥制度体系强有力的规范、引导、激励和保障功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工作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下,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在龙岗中学形成。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思行”党建统领下,龙岗中学始终落点于“育人”,把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让业务共融有“亮度”。
学校通过常态化开展“班级文化评比”“食堂光盘行动”“办公室卫生评比”等活动,打造特色品质学校,依托元旦庆祝、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多彩活动,打造全方位育人平台。其中,“青春志愿行·温暖满社区”特色志愿者服务活动,总共参与学生400余人次。暖心陪伴老人,义务整理维护书籍,化身“环保小卫士”去社区清理垃圾、进行文明交通劝导体验……敬老院、公路边、校园角落、社区里,处处都有龙岗中学志愿者的身影。
除了依托丰富活动打造的育人平台,龙岗中学还抓好抓实“三点半课堂”,让“课后服务”起实效。每天下午的课后服务时段,不仅有老师进行作业答疑、学科补习,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针对薄弱科目进行查漏补缺,开设篮球、足球、跳绳等体育项目让学生强身健体,开设合唱、舞蹈、绘画、乐器教学等艺术项目以美育人,龙岗中学还开展特色劳动教育,设立“烹饪日”,创建烹饪教育品牌,深受学生喜爱。
“我们还特别重视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定点帮扶、送教上门的方式,对特殊学生定期进行家访80余次,全年开展‘心理课程’42次。”朱元志表示,学校心理辅导室每周开放不少于10小时,心理信箱24小时开放,为学生提供日常心理健康关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