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幼儿园课程融合育人研究,发展幼儿园课程融合育人理论,探索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融合育人生态链机制并作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共谋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12月27日,由重庆市教育学会、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市渝中区实验幼儿园承办的“课程融合 创新育人 新时代幼儿园课程融合育人的生态链机制研讨会”举办。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前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幼儿园课程融合育人的新路径,为构筑健康良好的育人生态而积极行动。
与会专家、领导参观渝中区实验幼儿园的环境课程。
会前,与会专家、领导参观了渝中区实验幼儿园的环境课程,近距离观摩了全园自主体能的活动现场。孩子们在自然与挑战交织的环境中自由奔跑、探索,展现了课程融合育人理念下儿童主体性的充分释放,为研讨会的深入讨论奠定了实践基础。
渝中区教委副主任陈德文致辞。
随后,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渝中区教委副主任陈德文在致辞中强调了高质量教育发展背景下幼儿园课程融合育人的时代意义,对渝中实幼在探索课程融合育人实践方面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重庆市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如安讲话。
重庆市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如安就本次会议发表讲话,寄语全体同仁能够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渝中区实验幼儿园园长王雪怡作主题报告。
渝中区实验幼儿园园长王雪怡以《四全机制:构建幼儿园课程融合育人的新样态》为题作主题报告。她详细阐述了幼儿园如何通过“全育人”“全链条”“全时空”“全驱动”的四全机制,积极践行课程与儿童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深入探讨课程建设与创新育人路径提供了“实幼经验”。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侯莉敏作主题报告。
专家报告环节,来自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侯莉敏教授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实践》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专业与思想的视听盛宴。侯莉敏强调,游戏是幼儿天生的学习方式,是幼儿探索世界、理解环境、建立自我认知和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如何切实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切实发挥课程融合育人实效,是幼教人在教育实践中需要不断研思和奋进的关键方向和实践理路。
主题交流环节。
下午,研讨会进入主题交流阶段。江苏省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园长章丽带来了《从学科综合到经验整合》的专题交流,分享了其在课程整合方面的实践经验与专业悟思;四川省成都市一幼幼教集团园长司茜分享的《以养为核,自然而育——托幼一体化课程建设22年》,向大家展现了幼教人在托幼一体化课程践行中的专业坚守;福建省厦门市五缘实验幼儿园园长林碧玲则围绕《儿童为本·循证引领·生态践行——幼儿园运动课程质量监控机制的构建与实践》这一主题,阐述了其如何以儿童为中心,通过循证引领的方法提升幼儿园运动课程质量;渝中区实验幼儿园副园长曾雪以《解码儿童空间育人:让环境与课程诗意地栖居》为题,展现了幼儿园如何通过“空间课程化课程空间化”促进环境课程与儿童发展的深度融合。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晓萍点评讲话。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晓萍对园长们的主题交流进行了点评,她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大家提供了专业点睛与实践引路,给幼教人在教育践行中积极探索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带来了专业思考与启示。
“课程融合育人的实践探索与期待”实践对话现场。
研讨会尾声,一场围绕“课程融合育人的实践探索与期待”的实践对话将气氛推向高潮。重庆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牟映雪、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杨雄、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园长章丽、渝中区蒙正幼儿园园长陆莹以及渝中区实验幼儿园副园长左凌五位专家、园长,着眼高质量教育发展,就课程融合育人的相关话题展开了沉浸式共话与思想交互,共探幼儿园课程融合育人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