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除关节损害,痛风患者亦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云阳县人民医院骨科医学中心提醒,通过生活方式的管理,科学有效的医治,能减少痛风急性发作。
如何预防痛风发作?
痛风的发病与性别(男女发病率为20:1)、年龄(原发性痛风以中年人最为多见)、遗传基因等先天因素有关。除此之外,肥胖、高脂血症、长期大量饮酒、日常不健康饮食等也会诱发痛风出现。
饮食方面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减少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的食用;增加低嘌呤食物摄入,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控制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并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
生活方式上,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诱发痛风发作;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除此之外,定期进行体检,检测血尿酸水平,以便早期发现高尿酸血症,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果出现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痛风的可能。
痛风中医特色疗法
针刺法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能降低疼痛评分,降低复发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常用穴位:阿是穴、三阴交、太冲、合谷等。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常用穴位: 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
刺络放血法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可以缓解疼痛,提升有效率和治愈率。常用穴位::阿是穴、太冲、行间、内庭、委中等。
火针点刺法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可降低关节疼痛、肿胀。常用穴位:阿是穴作为主穴;累及踝关节者可加悬钟、太溪;跖趾关节肿痛者可加大都、行间。
耳穴疗法治疗痛风可减轻疼痛。常用耳穴:内分泌、脾、肾、枕、输尿管、膀胱、内生殖器等对应穴。
另外,可进行中药外敷、中药熏洗、辨证施膳与生活调摄,前二者常用药物分别为如意金黄散和清热通痹汤等,后者常用药膳有百合薏苡仁茯苓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