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4年重庆市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验收结果,本批次共有32家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通过验收,巫山县大昌镇中心卫生院成功入选。
崭新的现代化手术室,高清腹腔镜系统、C型臂、呼吸麻醉一体机等一系列先进的手术设备,“县聘乡用”“鲁渝协作”的支医专家带教及定期培训,医生分批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微创手术技巧……近年来,巫山县积极探索全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健全保障体系、推动医院建设、促进能力提升等方面狠下功夫,大昌镇中心卫生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取得不少成绩。其已发展成为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全面、优质医疗服务的中心卫生院,成为巫山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成员单位、巫山县人民医院远程医疗合作医院。同时,还获评了“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卫生健康工作先进集体”“事业单位脱贫攻坚集体嘉奖”等称号。
据了解,大昌镇中心卫生院自开展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工作以来,坚持全面开展自查自评,针对存在的弱项短板,全力保障、全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持续改进提升,以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次中心建设。如新增电子支气管镜、呼吸机、除颤仪、制氧机、骨质疏松治疗仪、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等医疗设备;持续推进“美丽医院”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与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络,与上级医疗机构、辐射区域内乡镇卫生院开展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和远程会诊等。同时,还出台《巫山县大昌镇中心卫生院人才引进计划》和《巫山县大昌镇中心卫生院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文件,借助“县聘乡用”“鲁渝协作”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及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的方式,使人才队伍结构及诊疗技术逐步优化。
目前,大昌镇中心卫生院已建立医疗卫生次中心“120”半小时急救圈,加入了巫山县人民医院急诊急救网络,按可及性统筹“120”服务范围,逐步形成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次中心为支撑、周边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医共体诊疗模式。今年以来,统筹县乡村三级医生20余人,分片下沉各村开展诊疗活动10余次,起到“带动一方、服务周边”的作用。
大昌镇中心卫生院医生正在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自新设备投入使用及环境改造以来,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改善、满意度得到提高。”大昌镇中心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将以成功创建“重庆市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契机,不断夯实建设成果,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持续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发挥医疗卫生次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群众就近就医获得感。(贺立 谭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