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兴隆场的乡亲们一直记得伊莎白”——重庆小镇见证跨世纪异国情缘
文/本报记者 张琴 赵小帅
“你好,张鉴!我弟弟刚刚告诉我,老妈写的英文版《兴隆场》最近又来了些版税。数额不多,你有什么好建议吗?给上次我没能去大兴参观的两所学校买足球吧!”
在离开重庆璧山大兴镇(1940年叫兴隆场)6个月后,73岁的柯马凯近日给璧山作家好友张鉴发来一条信息。
柯马凯信中的“老妈”就是加拿大人伊莎白·柯鲁克。2019年,伊莎白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2023年,108岁的伊莎白在北京辞世。遵照伊莎白本人遗愿,丧事从简,遗体捐赠医学研究,不举行告别仪式。
1981年,伊莎白(中)到大兴镇搞社会调查走访群众。(谷海才 摄)
播下平民教育的种子
作为一名教育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伊莎白在1940年来到重庆璧山区兴隆场,参加乡村建设实验项目。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她先后六次重返故地,出版了两部与兴隆场有关的人类学著作。悠悠七十余载,一位异国他乡的友人为一个中国西南小镇着墨,给后世留存了一份珍贵的社会风俗档案。
“她几十年围绕兴隆场整理写作,回味书写的过程就是和兴隆场人民的再一次交流,她的心重新回到了兴隆场。”在张鉴看来,兴隆场不仅是伊莎白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整个家族的一部分,更是中国百年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今年5月底,柯马凯回到大兴镇。在大兴初中崭新的塑胶运动场上,他激动地奔跑了起来,当看到一处浮雕时,他凝神静伫。这面长约16米、高约2米的大理石墙上雕刻着小桥游船、男耕女织……描绘出20世纪40年代大兴镇的社会面貌,勾勒出伊莎白在此进行平民教育、社会调查的图景。
石墙正中间,就是伊莎白《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的书封浮雕。“Xinglong Chang:Field Notes of……”柯马凯一边指着英文字母,一边喃喃细语,“我要把这些拍给我的家人看,看来兴隆场的乡亲们一直记得母亲。”柯马凯的感动溢于言表。
80多年前,伊莎白和好友在兴隆场开办识字班“扫盲”,如今,孩子们拥有了自己的学习园地。课余时间,他们在石头上画画,创作了大兴初中别具一格的石头画;传统牛皮鼓制造工艺是璧山区一项市级非遗,每逢大兴镇葡萄节,孩子们还会敲打牛皮鼓进行表演。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我们去看看孩子们吧。”柯马凯礼貌地中断了采访,出门奔向操场,在孩子们的雀跃声中,他被围拥在中间……
很显然,孩子们熟悉他和“老妈”的故事。
2004年,80多岁的伊莎白最后一次来到兴隆场。当时,小镇特意安排她在曾经非常熟悉的武庙午休,这是一处承载了她过往记忆的场所。从武庙到文庙,一条街纵贯南北,82户人家分列两旁,这就是历史中的兴隆场。时代的巨流下,小小的兴隆场生出“枝蔓”,人口发展到近6万人,成为璧山区人口数量第一大镇,这就是今天的大兴镇。从大兴镇镇政府出发,沿兴隆街向北,就到文庙旧址,现在是大兴小学。1935年,兴隆场创办的第一所小学也设在文庙,伊莎白在这里开办妇女识字班,播撒下平民教育的种子。
1981年,伊莎白到大兴镇搞社会调查,参加座谈会。(谷海才 摄)
“当年的兴隆场终于兴隆了”
去小学的路上,柯马凯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一切,垃圾分类、天然气灶、蛋糕甜品……“他母亲写过的所有东西,他母亲走过的任何一个地方,他都感兴趣。”张鉴由衷感慨。
大兴小学从遍地狼藉中拔地而起,困难时期,学校一度靠编织竹篾作窗户挡风御寒。如今,这里焕然一新,四层校舍楼呈“凹”字挺立,网络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配备齐全。
从食堂到教室再到办公室,柯马凯边走边看,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围拢过来,有人跃跃欲试想用英语交流,话刚到嘴边,突然跑回教室拿来了英语课本,边说英语边翻书找词……“I love you”,人群中不知道谁冒了一句。柯马凯哈哈大笑,望向孩子回道:“I love you too!”
“这就是我想看到的学校,我想看到的学生!”小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柯马凯意犹未尽。
86岁的老人刘成碧特意从家里赶到学校,见到柯马凯后,握着他的手说:“我们都老了,伊莎白,我们都很想念她!”在20世纪40年代,伊莎白和好友在兴隆场创建了西医诊所,成为当时四川境内少数几个拥有西医诊所的乡镇。从那时起,刘成碧一家就和伊莎白结缘。
“西医诊所是乡村建设实验项目中最成功的,它一点点改变了当地百姓封建迷信的思想,向他们灌输卫生知识,逐步赢得了乡民信任。”张鉴说。
1941年底,伊莎白离开了兴隆场。
14个月的时间,关于兴隆场的笔记资料初步得以夯实,在此后的岁月里,这批资料不断完善丰富,书中的人物渐渐成为柯马凯口中“兴隆场的娘家人”。而书中的故事,大至场镇方位,小至一个泡菜坛子,都成为贯穿伊莎白母子一生的主题。
临行之前,柯马凯想去茅莱山看看。像“老妈”一样,爬一次茅莱山,告别兴隆场。
2022年,茅莱山隧道贯通,大兴镇居民告别了伊莎白所记述的人们翻山越岭进城的历史。“我来这里不仅是为了追寻母亲的记忆,更是为了看到这里的变化,母亲当年的兴隆场如今终于兴隆了。”柯马凯说。
百年之前,出生于四川的伊莎白不惧硝烟炮火,扎根在热爱的中华大地之上;百年之后,出生于北京的柯马凯及其子孙已经六代人定居中国,继续传承母亲的教育事业以及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刊于《参考消息》2024年12月12日第9版
编辑 张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