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看待“湿气”-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4 12/05 11:41:03
来源:重庆市中医院

中医如何看待“湿气”

字体:

  “湿”是中医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中的一种,最为难缠。湿气遇寒成寒湿,让人冷得透心彻骨;遇热为湿热,闷得透不过气、出不了汗;遇风化为风湿,成为难以摆脱的慢性病。

  湿气的来源

  外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环境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

  内湿:内湿指的不是体内所含的那一部分水分,而是一种病理产物。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效,如果脾的脏腑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导致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水湿得不到运化,停留在体内就会成为湿邪,往往表现出身体困重、排便不畅且大便易粘马桶、口中黏腻等症状。

  外湿虽然伤在表,但是它也会往里走,有可能就会导致内湿,内湿也是同样的道理,脏腑功能失调,又易感外湿。

  如何祛湿

  从中医角度,湿气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体内水分代谢失衡,不能形成正常代谢水液,体内积液无法正常运作。

  祛除湿气方法:

  1.养生操与穴位按摩:

  ①双手托天理三焦

  站立,双腿平开与肩同宽,两臂下垂,掌心贴腿侧。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十指交叉,转掌心向上,如托物上举,同时踮起足跟。

  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足跟顺势下落,还原。以上动作做10次。

  ②捏挤天枢穴和大横穴

  双手中指正对肚脐,用掌根和其余四指捏挤天枢穴、大横穴下脂肪层,用力挤压,感觉疼痛难忍后坚持5~10秒钟。放松3秒钟后重复捏挤,每次操作3分钟,饭前饭后各做一遍。

  ③点按阴陵泉和承山穴

  两个穴位都在小腿部位,每次点按3~5分钟,每天做3遍。

  2.花椒+厚姜片+艾叶用水煮沸后倒入洗脚桶(盆)里,加合适水量,高度最好高过脚踝,可以泡到三阴交。泡到15分钟微微出汗即可。

  3.祛湿效果较好的食物/药材:山药、莲子、茯苓、芡实、南瓜等。

  4.除此之外,要合理调整生活作息,少熬夜,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少吃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多运动。多吃健脾的食物,如:薏米、生姜、洋葱、白萝卜、黄花菜、赤小豆等。

  最后提醒大家,湿气重则百病生,祛湿气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合理饮食、健康作息是关掉身体里的“加湿器”最为关键的一步。

【纠错】 【责任编辑: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