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独特的地质景观、宽敞整洁的乡村道路、依山傍水的川东民居、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渝北区大盛镇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守护“生态绿”、立足“环境美”、聚焦“产业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新大盛。
守护“生态绿”,绘就碧水青山美丽画卷
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依托“一山一水”自然资源,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大盛。守明月青山。推行“镇村社三级林长+警长+护林员”工作机制,创新实施森林资源数字化监控,完成国土绿化营造林2万亩,成功创建重庆市生态镇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护东河碧水。深入落实“河长制”,实施东河岸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3公里,建成污水处理站6处,完成河堤绿化2公里,获评重庆市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抓污染防治。常态化开展农业面源和空气污染防治,关闭违规养殖场10家,秸秆、畜禽粪污还田7000余亩,农膜回收利用8000余公斤。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化肥农药减量30%以上。
立足“环境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从“点、线、面”发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坚持点上出彩。建成太和人家等人居环境示范点16个、聂家院子等示范院落32个、合和下坪等“四美庭院”11个,旧房整治提升2103户。坚持线上成景。推行“院落制”“积分制”“红黑榜”,升级改造道路187公里,实施路域环境整治30公里,提档升级场镇整体风貌。坚持面上突破。创新推行“四查一考”(镇领导现场调度督查、业务科室随机抽查、包组干部随事检查、网格员随时巡查及环境治理月考核)工作机制,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6个、绿色示范村6个。
聚焦“产业兴”,蹚出强村富民共富路子
立足生态本底,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主导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围绕“三带四基地”产业布局,发展晚熟柑橘、黄桃等优质水果2万亩,改造高标准农田8000亩,种植灵芝、石斛、黄精等中药材2000亩,村集体经济收益均超过30万元。青龙村数智化果园入选数字乡村全国优秀案例。农旅融合汇聚乡村人气。大力发展农事体验、研学科普、观光采摘等体验经济,成功举办 “醉美大盛”樱花季、“纵横四海”龙舟赛、“云龟星空”露营节和全国U系列桨板赛等活动,建成龙槐山院等一批特色民宿,云龟山成为休闲旅游网红打卡地。天险洞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地质文化村。特色文化涵养文明乡风。挖掘红色资源,建成张伦烈士纪念馆、明月地区党史展示馆,传承乡土文化,建成农耕渔、铁匠、姓氏等文化鲜明的乡情室3个,让村民物质富足、精神丰盈。
如今,凭借独特的地质文化与秀美的自然风光,大盛镇吸引了广大市民游客前来观光游玩,真正实现了“引客下乡”,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李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