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1月23日电(朱俊洁)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于11月23日—24日在重庆举行。大会以“才聚新重庆·共创新未来”为主题,举办“会、赛、引”一系列活动,充分展示重庆人才政策、人才平台、人才成果和良好人才生态。新华网对国家卓越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苏权科,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李平两位大赛评委专家进行了专访。
“工程师就是我们看到顶尖的科学技术和成果落地中间的一个媒介,他们能把实验室高精尖产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李平认为,如何高效进行成果转化是工程师们的痛难点,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为他们提供了政策和平台。
据悉,2024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以“追求卓越,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绿色环保、综合领域等8个专业领域进行比赛,致力解决一批技术难题、激活一批资源力量、落地一批优质项目、集聚一批工程师人才。
苏权科表示,比赛对重庆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带去了正面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对科研单位、教学单位、企业、全国工程师等均有带动作用。“希望各工程师通过平台,让自己的项目获得更多的竞争力和关注度。”
谈到对各参赛团队、项目的未来发展,李平表示希望创新团队加速成果转化,尽快和重庆市各级相关企业建立协同关系,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开展协同创新,加速现有成果落地。同时,继续跟踪新一代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发展,不断推动技术迭代。创新优化水平。
苏权科认为,从科研成果到产品落地、推广、应用之间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走扎实,带动更多产业创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进行转化。”
【纠错】 【责任编辑: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