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建行实践-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4 11/08 11:33:09
来源:建行重庆市分行

重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建行实践

字体:

  一锅“麻辣”,烫出“舌尖上的经济”;充电两小时,日供四万户;身量纤纤,却“新材”有“新料”……重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蕴藏着满满能量。近年来,重庆根据《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持续发力新兴产业集群,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行重庆市分行等重庆金融业的也大力进行普惠金融支持。

  优化全链条金融服务

  “渝”味香飘万家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重庆大街小巷中弥散着麻与辣。一炉炉火锅渐次沸腾,翻滚的牛油,迸发出麻辣鲜香,令人欲罢不能。

  “锅里辣,产业发”,重庆火锅不仅依靠麻辣鲜香的火锅底料“打底”,更需要色香味美的火锅食材“润色”。基于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诸多优势,合川区抢抓机遇,构建了“从田边到锅边到嘴边”的火锅食材全产业链,以火锅食材为主导产业,引领“舌尖经济”的新风尚。

  据了解,现代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与企业本身环环相扣,一旦产业链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整条产业链产生影响。在火锅食材生产企业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下,如何确保火锅食材加工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保持长期稳定,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发展壮大合川区火锅食材产业集群,建行重庆市分行以多元化配套政策和资源倾斜为保障,深入挖掘火锅食材加工企业客群的经营特征及融资习惯,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为其重点推荐了低成本、高额度、速度快的“个人经营快贷”“信用快贷”“抵押快贷”等产品,全方位、多维度将银行资金引流火锅食材加工企业上下游全链条,为合川区火锅食材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金融“活水”的到来,对于火锅食材加工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某火锅食材加工企业负责人说:“毛肚是重庆火锅食材的一张亮名片,也自然是我们眼中的‘香馍馍’。有了建行的贷款支持,我们可以给上游的毛肚原料企业支付定金,保证充足的原料供应,还可以在下游走货的时候,缓解回款慢的问题,确保在生产、经销等环节不断链、不掉链。”

  在精准对接火锅食材加工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建行重庆市分行还充分将提高服务效率和便利度作为服务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针对火锅食材产业信贷需求呈现出的周期短、使用急、金额小、频次多等特点,为其提供了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授信+结算+服务”三位一体,构建便捷金融生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金融增“绿”添彩

  新型储能“蓄”势待发

  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储能产业的发展与成熟对于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重庆坚持生态先行,紧扣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铜梁区也锚定新型储能产业赛道,着力构建以绿色为底色的产业体系,不断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新型储能产业新高地。

  建行重庆市分行把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实施“新能源战略提升行动”,按下助力铜梁区新型储能发展加速键。

  位于铜梁区的海辰储能重庆制造基地((以下简称“海辰储能”)生产车间里,6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件件314Ah储能电池产品正从生产线上下线。2022年5月18日,海辰储能签约落户铜梁,这不仅是铜梁百亿级工业项目零的突破,也是建行重庆市分行推进“新能源战略提升行动”规划以来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链的首个标志性项目。目前,项目一期已于去年12月投产,一期二阶段预计也将于今年10月全部建成,全年出货量将达20GWh。

  “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次年投产的铜梁‘速度’与生产力、创新力、竞争力卓越的龙头企业海辰储能相得益彰,能呈现1+1大于2,甚至远超于2的正向效应。”建行重庆铜梁支行相关负责人说。

  因为有了龙头企业的“牵引”,储能产业的上下游企业能够联动成线,聚链成群。高频次的企业互动逐步推动铜梁储能产业“链条延伸”“链上开花”。建行重庆市分行也将以此为契机,在支持储能产业链上游储能设备制造企业的同时,抓住新能源央企入渝打造新型储能项目机遇,积极推进储能产业中下游的系统集成及运维、应用端企业的拓展。

  为此,建行重庆市分行着力抓实抓好三个方面,即抓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与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精准衔接,抓外部客户及所属集团、产业主管部门的有效沟通,抓内部总分支行三级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为重庆新型储能产业的金融服务走在前、敢争先、善作为。

  成为某大型电力集团在渝首批打造“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的合作银行;信贷支持某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创造87天全容量并网的奇迹……建行重庆市分行在探索金融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领域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上,一路唱响“绿色之歌”。

  金融向“新”而行

  “小材料”有“大功效”

  体积比小米粒还小的“声学纳米超构材料”,却能有效改善手机的低音效果;一块仅有普通打印纸三分之一厚的超薄玻璃,竟然可以做到结实耐用;直径仅为头发丝的二百分之一超细玻璃纤维棉,居然是飞机不可或缺的“保暖衣”……小到电子产品的性能提升,大到飞机设施更新,都离不开新材料的创新和应用。

  近年来,涪陵区积极把握全市建设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机遇,坚持“科创+”“绿色+”双驱发力,积极融入全市布局,谋划化工新材料、动力电池材料和汽车轻量化材料、前沿新材料3大产业。建行重庆市分行为助力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金融“活水”,争当助力涪陵新材料产业跑出“加速度” 。

  走进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以下简称“重庆华峰”)产品仓库,一批批刚下线的材料产品不断从流水线自动传输而来,流水线旁侧多个机器人不停地用机器臂将其拿起后即刻进行分类和码垛,并且每件产品都有专属编码,可根据编码随时提取相应产品。

  “重庆华峰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而经营中周转速度较快,资金需求量大。”建行重庆涪陵分行介绍道。

  在得知公司资金需求后,建行重庆涪陵分行迅速安排客户经理实地考察,针对新材料企业“轻资产、重技术”特点,构建“技术流”评价体系,从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授信评价,在购买原材料和产能扩张等方面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截至目前,建行重庆涪陵分行累计向华峰化工、华峰新材料、万凯新材料、新铝时代、万丰奥威等23户集群企业累计授信超过50亿元,信贷余额 24.4亿元,其中本年累计发放信贷14.11亿元。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产业要发展,离不开金融赋能。为进一步缓解涪陵该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行重庆市分行还推出“‘e信通’+多模式授信”,通过与总行旗下的“建信融通”合作,使核心企业视野从直接供应商扩展到上游整个链条企业,在梳理存量供应商的基础上,减少采购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并整合销售回款、融资和资金管理等功能,为企业本身和上游多层级供应商提供全流程在线操作的金融服务。

  在合川,金融赋能构建完整产业链体系,一城麻辣,全球生香。

  在铜梁,能源转型风起“绿”涌 ,新型储能产业,倾力服务电力保供大局。

  在涪陵,强“金”动能驱动新质生产力,立足先进材料“小切口”,书写创新成果转化“大文章”。

  建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在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加强资源布局,倾斜信贷资源和服务力量,紧密融入重庆各中小微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各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依托丰富的金融产品体系,专项定制新型产品和业务模式,打造契合集群企业特征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

【纠错】 【责任编辑: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