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之处塑造学生灵魂-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4 11/08 11:50:19
来源: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

于细微之处塑造学生灵魂

字体:

  今年,是教师杨玥站上讲台的第六个年头。春去秋来,时序变化。她已在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辛勤耕耘了5个春秋。从充满活力的五里分校,到有着别样氛围的中学部,再到童趣满满的小学部,似乎与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激发潜能,引导成长。在杨玥看来,教书育人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灵魂塑造。面对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荣耀,她选择倾尽全力,在课堂上把知识生动呈现,在生活中做学生的人生向导,用教育的点滴在学生心中播撒希望,静待他们茁壮成长。

  回首教育生涯,杨玥就曾与一位特别的学生有过一段别样的互动,这段经历也让她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是2020年9月某天的一节英语课。走进教室,杨玥发现这个班的每个同学桌上都至少摆着一瓶饮料,不过并非统一购买。当其他学生都在做练习的时候,学生小凡却东倒西歪,到处找人讲话。杨玥见机缓缓走了过去,本想狠狠训斥小凡一番,但转念一想还是忍住了。

  “毕竟初二的男生正处于叛逆期,而且他又是班上的‘刺头’,如果直接当面批评会不会适得其反?”于是,杨玥避开“讲话”这个问题不谈,而是指着桌上的饮料瓶说道:“哟,这种瓶子的饮品挺特别呢,我还从来没见过,小伙子你挺有眼光嘛。”

  “Miss Yang,跟您说,这饮料简直绝了,我强烈推荐,您真得去尝尝……”听到杨老师这么说,小凡同学便滔滔不绝地开始给老师“安利”。这时,杨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听起来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你多喝点?”弦外之音就是让他少讲话。而后,小凡同学就很自觉地从书包里掏出练习册,开始认真地做起了作业……

  第二天一大早,小凡就拿着写着“老师辛苦了”字样的手工相框来到杨玥的办公室,并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仅仅是一句不经意的话,却让杨玥感慨颇多。她说,尽管小凡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他身上总归是有闪光点的。从那以后,小凡在课堂上变得专注了许多,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些小调皮,但再也没有随意讲话扰乱课堂。

  后来,小凡毕业后,也曾返回学校看望老师。“从他的言行举止中,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他对老师们深深的感激之情。”这看似微小的转变,却让杨玥深深意识到教育的意义:教育不只是成绩的提升,更是心灵的塑造。比如对于那些好动的学生,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引导;对于内向的孩子,多创造一些小组合作的机会让他们融入集体。

  杨玥说,教师要在细微之处找寻契机,用爱与包容去引导、激发学生内心的向上力量,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绽放独特光芒。

【纠错】 【责任编辑: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