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举办的“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学研合作暨联盟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召开。
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学研合作圆桌会议。
会上,联盟理事长、西南大学食品科学院院长张宇昊对2023年度联盟工作情况进行了报告,包括联盟“一网四库”创新资源平台建设、创新资源收集、创新活动开展、团体标准制订、关键技术攻关等。据报告,联盟现已完成8项关键技术项目攻关,共研发20余款新产品,涵盖甘薯、柑橘、柠檬、梁平柚、老鹰茶、烤鱼、中药材等地方特色产业领域,申请发明专利5项,帮助1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其中,“清洁标签熟制预制产品生产关键技术”及“食用农产品加工在线控制微生物关键技术装备”二项食品绿色高质加工的关键共性技术成果已在今年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上发布。
会上,联盟智能装备专委会揭牌成立。据介绍,智能装备专委会将以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智能装备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提升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为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撑。
大会为《即食柠檬片加工技术规范》等联盟2023年度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领域的9项团体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联盟副秘书长祝义伟表示,这9项团体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助力巫山脆李、潼南柠檬、开州香米、万州烤鱼等重庆“土特产”走上标准化、工业化的快车道。
随后,大会举行了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学研合作圆桌会议。多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交流、融合、发展”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他们分享了产学研合作的模式、经验、成果,探讨了如何深化合作、促进创新、推动发展等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大会还对“2024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进行了颁奖。奖项涵盖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空间设计等5大类,分产品和概念两个组,设年度大奖、10项金奖、20项银奖以及69个优秀奖。年度大奖花落梅见原果原酿原味梅酒产品设计,“莼小丝”食品、巫山脆李文创包装设计、聚慧餐调风味罗盘、韩氏“万缸晒场”分获产品组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品牌与传达设计以及空间设计金奖。同时,大会特设展示环节,全方位展示获奖作品。
最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强,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毛相朝,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院乳业学院院长孙志宏分别以“颠覆新技术引领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水产品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成果转化”“自然发酵中乳酸菌群体的稳定遗传”为主题做了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