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实景演出《烽烟三国》现场。新华网 发
新华网重庆9月26日电(韩梦霖)9月24日,随着天色渐暗,以山为幕,天作背景,参加“重庆改革进行时 深化发展谱新篇”2024全国重点主流媒体看重庆活动的记者面前,一台恢弘的历史大剧在三峡岸边蓄势待发。
用演出传承传统文化
“关羽出场了!”随着旁白“汉寿亭侯关羽”的介绍声响起,一位穿青色长袍、披金色盔甲的男子驾马而来,取下矗立在舞台中央的青龙偃月刀。一时间,舞台两侧的战鼓隆隆作响,与挥舞长刀的身姿交相呼应,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里正在上演的,是忠县以三国文化为主题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烽烟三国》。万里长江做背景、三峡港湾变舞台,2016年4月首次开演以来,《烽烟三国》已演出近两千场,曾获评“重庆市十佳特色演出”,成为忠县文化旅游一张新名片。
重庆忠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在三国时期是巴蜀地区重要军事据点。如今,三国英雄人物的忠义形象,成为《烽烟三国》讲好故事的关键。
“《烽烟三国》之所以能打动观众,正在于它有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作为支撑。”在导演李捍忠看来,“忠”不仅是这座城市名称,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核,值得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为了提升观演沉浸感,剧场还设置了3D全息水幕投影与180度全方位环形旋转观众席,可实现平移、旋转的座椅看台为观众创造出多重观演视角,搭配3D投影营造出逼真的战争场面,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
“声光电”的现代科技之外,《烽烟三国》现场歌、舞、礼、乐、诗齐聚,武术、马术、杂技、特技等表演形式轮番上演,既保留了古典文化的韵味,又满足了观众对于视觉和感官效果的追求。
忠县,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汉武帝时期置临江县,唐太宗感念巴国将军巴蔓子“刎首留城”壮举,赐名忠州。严颜、甘宁等忠臣良将涌现于此,白居易、陆贽等唐代名人曾在此为官……
忠州巷子夜景。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用老街留住巴渝乡愁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不仅在于美食与美景,更在于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传统与现代的相映生辉。近年来,忠县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塑城”,让文化充盈城市精神,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出新,不断修炼城市“内在美”,吸引更多人走进长江之滨的“忠义之城”。
行走在忠县的一条老街——“三峡留城·忠州巷子”里,青石板路流淌着岁月痕迹,原样保存的老城门、大府邸和明清建筑错落排列……历史穿越千年、时光于此停驻,让人充分感受传统街区的精致与惬意。
据介绍,三峡水库175米水位线自上而下将忠州老城一分为二,现留存的部分被称为“忠州巷子”,是目前重庆市内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巴渝特色山地民居街巷。
近年来,忠县不断发掘并激活“沉睡”的文化遗产,打造文化新地标,启动实施“三峡留城·忠州巷子”项目,按照整体保护、不大拆大建、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方式对巷子实施“微更新”,最大限度还原“三峡风、烟火气、忠州味”。
经过持续精心打造,“三峡留城·忠州巷子”恢复了明清建筑的古色古香,并保留了市井生活的千姿百态,成为一个集美食、购物、娱乐、休闲及文化交流为一体、承载着巴渝文化记忆与乡愁的综合性旅游休闲街区。
“我们希望复兴老街文化,促进社区交流,提升居民对街区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忠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延续传统街区的文化特色,从今年国庆假期开始,这里还将举办“城市生活艺术季”,开展长桌宴、儿童绘画比赛、摄影展、音乐节、老街邻里故事会等活动,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忠州巷子的魅力,促进老居民与游客间的文化交流与情感共鸣。
忠州博物馆内复原的先民制盐场景。新华网 韩梦霖 摄
用文物“代言”城市人文
忠县还注重用文物讲好讲活文化故事。近日,建馆仅六年的忠州博物馆成功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
盐业遗迹是博物馆内最具辨识度的展陈。早期制盐遗迹的发现与研究,是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博物馆里大量制盐器具等实物遗存,让游客可以开启一段与数千年前制盐业的“时空对话”。
游客在忠州博物馆内参观。新华网 韩梦霖 摄
博物馆内还有多件镇馆之宝,如汉青铜灯、“东汉铜鸠杖首”、特珍古钱刘宋“两铢”、南朝“永光”“景和”铜钱等,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与忠县白公祠内的汉代石阙等,共同为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代言”。
江涛依旧,回荡忠义之歌。“未来,忠县还会不断优化景区+演艺+消费+体验的业态,为游客带来更加多元和深度的文化旅游体验。”忠县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