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细节,温暖了民主村居民的心-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4 09/24 08:52:37
来源:重庆晨报

这些细节,温暖了民主村居民的心

字体:

社区食堂

  9月23日,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当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村,这里的种种亮点吸引着记者的目光。民主村作为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之一,在社区改造中处处体现着为民着想的细节,让居民获得幸福感。

  小摊点里的就业保障

  在22栋下面的角落里,靠墙修建了一个30多平方米的亭子,这是民主村的“惠民巧匠坊”,里面设立配钥匙、修鞋、剪头三个摊位。1995年,四川广安人宋师傅来到民主村,靠配钥匙、修家电谋生。一开始他是摆地摊,后来在街边搭棚子。30年来靠着这个摊位,宋师傅养活一家三口。

  2021年民主村改造,有个巨大的问题拷问着设计团队:乱搭乱建的小店、小摊搬到哪里去?这不仅关系着很多人的生计,也关系着居民们的生活便利。

  经过多次意见征求和磋商,九龙城市更新公司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社区的角落空地,建立了五个“惠民巧匠坊”,将各种小生意小摊贩搬到里面,不收租金,不收杂费,让小摊贩们得以继续谋生。巧匠们也以各种方式回报着社区的居民:社区组织敬老志愿服务活动,修面理发的巧匠积极参加;老房子出现渗水问题,引起邻里纠纷,社区干部第一时间就能找到泥水巧匠帮忙;腿脚不便的老人家电有问题,维修巧匠把铺子一丢,上门维修……

  宋师傅告诉记者,改造前和改造后,自己的收入基本没有变化,都维持在每月4000多元。不过现在更干净漂亮,屋顶也不会漏水。

  小驿站里的平安保障

  在民主村的入口处,坐落着一个平安驿站,这是谢家湾派出所在民主村的警务联勤点。一位老年人正在平安驿站里向两位社区民警反映自己遇到的扰民问题。

  民主村里都是老旧房子,大都没有物业,谁来为居民服务?

  谢家湾派出所所长何茂告诉记者,民主村有三个特点,老年人多、租户多、矛盾多。针对这些问题,派出所搭建了平安驿站平台,推出“藏蓝管家”特色警务品牌。

  针对矛盾多的问题,那就积极调解矛盾。比如有居民反映楼下餐馆油烟问题大,民警就实地探访。在了解情况后,民警要求餐馆安装烟道,但又发现装烟道会对二楼和三楼的采光造成影响。于是又与街道协商,让餐馆的烟道从旁边的垃圾处理站排出,最后妥善解决了问题。

  类似的问题很多,民警以“平安驿站”为纠纷协调平台,先后成功协调纠纷60多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00余条,对社区雨棚搭建、安装电梯、整体环境打造等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参考的具体建议。

  小医院里的健康保障

  民主村的社区医院在广场上相当醒目,三层小楼的苏式建筑,这里为3.4万人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和健康养护。

  除了提供打针、输液、雾化等服务外,负责人唐艳说,医院正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医养服务。她演示如何在手机上,通过小程序购买服务。比如,新生儿检测黄疸,购买后护士就上门检测,价格只要50多元。老人们可以购买导管护理、臀部护理等,价格远低于大医院。

  在诊室里,记者看到医生正在为一个手指麻木的患者做诊疗,因为社区医院技术有限,医生迅速联通二甲医院——建设医院的专家蒋医生,由蒋医生在视频中进行远程诊断。患者吴女士说,这次诊断,挂号费10元,医保报销9元,药费经过门诊报销后,只有几元钱,自付费用不足10元。

  唐艳表示,社区医院在全市率先建立“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中心”,主要负责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慢病群众的体检、随访、家医签约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目前,该站点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近2781人,慢病管理3800余人。还开展了儿童及成人疫苗接种,共31个品类,为“一老一小”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

  小食堂里的吃饭保障

  走进民主村社区食堂,记者发现,这个小食堂里有多个窗口,提供套餐、面食、冒菜等多个品种。

  食堂负责人介绍,民主村社区食堂采用公建民营的方式,由九龙城市更新公司设立,外婆桥餐饮公司管理,每天承担1300~1500人次用餐,其中有200多名老年人。从去年4月底到现在运营近一年半,每月盈利3000~5000元,实行微利经营。

  晚饭时间记者看到,最大的档口卖的是套餐,有24个菜品,包括10荤6素1凉菜,2种水果、2种汤,3种主食,采取自助形式,正价18元一位。

  九龙坡区民政局局长赵顺平说,60岁以上老人优惠2元,九龙坡辖区内的特困老人、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和高龄失独老人,每人优惠8元。自从营运以来,为24万人次居民提供助餐服务,其中老年人助餐6.9万人次,社区志愿者为特困人员、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每日约10人。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

【纠错】 【责任编辑:陶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