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之召唤,青春之传承——重庆科技大学的红色接力-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4 09/19 20:07:05
来源:重庆科技大学

红岩之召唤,青春之传承——重庆科技大学的红色接力

字体:

  新学期伊始,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专注排练的同学们身上。歌声、笑声交织,《红岩之上》舞台剧的旋律再次响起。

师生原创剧目《红岩之上》剧照。重庆科技大学供图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全情投入?又是什么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重庆科技大学学子砥砺奋进?答案,或许藏在那些坚毅前行的身影中。

  夏日的校园,蝉鸣阵阵,阳光明亮而炽热。教学楼的长廊上,一个年轻的身影缓缓前行。他穿着浅蓝色的衬衫,袖口整齐卷起,背着一个略显旧旧的双肩包。远远看去,他和其他同学并无二致,只是走路的步伐有些缓慢,每一步都需稍作停顿,似乎在调整平衡。

  他是方正,22岁,重庆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力学专业的学生。五岁时,一场脑部肿瘤手术改变了他的生活。小脑瘫的后遗症让他手脚不再灵活,言语也不流畅。从小到大,他经历了太多的嘲笑和欺负。同龄人的冷眼和疏离,让他变得自卑而敏感。

  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坚定地要证明自己。因肌肉痉挛写字缓慢,他中考失利,高考落榜,但从未想过放弃。复读一年后,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进入大学后,他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手指的颤抖,让他无法快速记笔记,实验课也很难精确操作仪器。任课教师张晓玲说:“上课他总是坐在第一排,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作业也坚持自己手写。”

  方正表示:“我不想因为自己的特殊而得到优待。我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样,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认同。”

  方正在图书馆坚持手写完成作业。受访者供图。

  在生活中,他也是一名乐于助人的同学。室友雷桌林回忆道:“有一次我感冒了,他主动照顾我。我知道,他平时走路都不方便,却还是为我跑上跑下。”

  方正常常独自一人前往红岩革命纪念馆,瞻仰革命先烈。蜿蜒的阶梯,常人十几分钟即可登顶,他却要用半小时。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方正入选感动重庆科技大学十大人物。

  夜幕降临,排练厅里灯火通明。石佳鑫站在舞台中央,目光坚定,歌声嘹亮。她是重庆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的学生,也是《红岩之上》剧目的领唱者。

  石佳鑫(左二)在排练剧目《红岩之上》。受访者供图。

  排练中的石佳鑫总带着微笑,仿佛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她。然而,她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大二时,父亲突患癌症,家中积蓄耗尽。父亲离世后,母亲又被诊断出癌症。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她一边忙于学业,一边打工补贴家用、照顾母亲。

  “那段时间,我真的觉得天都要塌了。”她说道。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她选择了坚强。在学校里,石佳鑫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姿态。课堂上,她认真听讲;社团活动中,她积极参与;排练时,她全身心投入。她担任班级文艺委员、学生会干部、机器人社团副社长,还准备考研,兼职赚钱。

  “有时候,笑是一种力量,能让我勇敢地面对现实。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表演,更给了我一种力量。我希望像江姐一样,无论面对什么,都能保持初心,坚强向上。”石佳鑫坚定地说。

  历史,因传承而不朽;精神,因发扬而永恒。重庆科技大学连续多年开展“红岩革命故事展演”活动,用讲、诵、展、演等形式,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堂有情怀、有温度的思政课。

  “红岩革命故事展演”活动现场。重庆科技大学供图

  此外,辅导员们还走进白公馆、渣滓洞等红色基地,录制“行走课堂”系列微课,带领学生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先烈精神。学校还组织师生前往邱少云烈士故里、建川博物馆等地,厚植爱国情怀。图书馆推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服务,打造红色阅读区,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李昊东)

【纠错】 【责任编辑:陈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