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育人初心,凝聚教育智慧,他们追光而行,在教育这条路上结伴向前。
2021年10月20日,“重庆市朱必勤名校长工作室”启动仪式举行。自此,以加快培育具有全市影响力的“智慧校长”,打造具有全市影响力的“智慧学校”,形成具有高新特质的“新智慧教育”集群建设行动全面实施。
这支队伍里,既有经验丰富的骨干校长,又有充满活力和干劲的新任校长。工作室设在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以两年为目标规划期,由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朱必勤担任主持人,来自高新区、九龙坡区和潼南区中小学的10位书记、校长组成学员。
在朱必勤看来,名校长工作室建设需要有自己的“名”:一是工作室之主持人的实名,二是工作室建设的学习共同体、整体育人质量提高之功名,三是工作室建设以特色戏曲文化教育、体艺特色育人的高质量之得名。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工作室学员集体签订了《朱必勤名校长工作室合作建设协议》,确定工作室成员“合作共建、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关系,明确工作室主持人管理和示范的作用,学员服从管理,积极作为的义务。
成立伊始,工作室就积极探索学校规划、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创新“专家+主持人+学员”的培训模式,陆续开展“一次听评”“一次理论学习”“一次骨干校长的交流”“一次论文撰写”“一次汇报展示名校长工作室成果”等“五个一”主题活动。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名校长工作室的成立旨在培养一批高瞻远瞩的“掌舵人”,为学校的发展确定航向。工作室主持人朱必勤表示,将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传帮带”出一批有先进办学理念的校长队伍,为高新区建成西部教育高地作出贡献。
高新区公共服务局局长周文杨提出,要利用好“名校长工作室”这个平台,发展自我、带动周边,建好学习、研修共同体;聚焦关键问题,善于运用现代技术赋能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我们将如饥似渴主动学、勤于思考深入学、博采众长相互学、学以致用务实学。”刚加入工作室的刘奇,是重庆科学城石板小学的校长,他说,将依托名校长工作室这个平台,认真学习管理理论和经验,科学而智慧地解决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促进学校和自身的共同发展,演绎精彩的教育人生。
渐渐地,工作室这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迫切渴望专家引领,需要同伴互助。作为一校之长,他们更期待了解学生、帮助老师,实现生命成长。
重庆市中小学首批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是重庆市教育现代化发展2035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以及深入推动中小学校校长专业化、智慧化成长的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
作为重庆科学城首个市级名校长工作室,朱必勒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意义深远。
从工作室成立开始,朱必勤就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带头开展学校管理的经验总结,不断凝炼学校发展成果,思考“十四五”学校的改革发展,提出了“资源共享、智慧融合、提升自我、培养骨干、形成特色、带动治理”的学校智慧教育思路,勇于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与对策。
培养学校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需要专家的引领助力。工作室专家团队具体指导工作室的制度建设、学员作业完成、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在组织的10余次重要活动中,受邀的市内大学和市教科院的专家围绕“如何做校长”“作业质量评价”“课堂教学改革”等主题作专题报告,以促进名校长工作室更“名”、更“高”、更“强”。
学习、交流、反思、总结、提升,围绕这几大关键词,工作室近年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既有学校专业化发展的学习活动,又有专家讲学与作业评讲活动,更有体艺与课程文化交流活动、教育科研成果汇总活动。
工作室利用多渠道资源,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和实践研修活动。通过共研共学,不仅拓宽了学员治理学校的眼界和教育管理的理论境界,还增强了学员的教育创新实践意识。工作室要求学员加快信息化能力提升步伐,增强信息化手段和数字赋能的意识,积极主动地推动学员和所在学校的教育信息数字化建设进程。
以美育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2023年3月31日,在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举行的“新智慧美育”主题交流活动上,工作室的十位学员们,结合各自学校实情进行经验分享、专业探讨、愿景展望,共话美育发展。
在一次次研讨活动中,他们共同搞研究,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建立学习共同体为目标,以校长的办学实践和理念为主线,以集体研修与自主研修为基础,以专家引领为切入口,充分发挥名校长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和工作室成员间的团结合作,探索学习,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努力提升校长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使名校长工作室真正成为培养、成就“名校长”的摇篮。
每一次研修,都是一种成长。
近两年多来,朱必勤所在学校从课程、教学、体育与劳动教育活动的多维度、多途径、学校特色文化等各方面,引领学员向专家型校长、学校整体育人的角色转变,起到了积极推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大胆探索课堂教学、人才培养、学校管理模式的新途径,聚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学员的校长专业化成长出经验、出资源、出成果,有力促进学员专业化成长。
在驿都实验学校,“驿”路前行的文化熏陶让人赞叹不已,川剧课程建设百花齐放,攀岩、大课间体育锻炼等活动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教育的张力。
在树人思贤小学,“一棵树·千种贤”的贤文化熏陶,小贤童大舞台的展示,让大家既看到了丰富精彩的课程设置,也看到了特色项目的坚持与传承。
在石板小学,玉汝于成、磨琢成器的底蕴让人震撼,一草一木蕴含着别具一格的匠心,孩子们在书法、拓染、捏糖人、推豆花等劳动教育中自信而快乐……
边走边看,边看边学。校长们收获了“驿路前行”的不竭动力,他们汲取先进理念和优秀经验,不断研究实践,助力教育优质发展,真正实现了学员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两年多来,重庆市朱必勤名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传帮带”出一批有先进办学理念的校长队伍,努力实现一群智慧的校长,在智慧的校园里,带领着智慧的教师,运用智慧的方法,构建智慧的课堂,与智慧的家长一道,培育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创新能力、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智慧之星。
工作室学员、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小学副校长李兵清楚地记得工作室启动仪式上,重庆三峡教育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定凡在讲座《当今校长 当仰君子》中提到:“新时代的校长需要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审时度势的能力、超脱物我的气度。”培训后,他再次学习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政策文件,学会学习借鉴优秀校长办学的成功经验,合理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丰富理论知识体系,努力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优化原有的超额绩效奖励机制,用好差异化奖励的杠杆推动工作。在导师朱必勤的引领下,工作室学员、重庆科学城巴福小学校校长刘亚东对学校原有各项制度进行了梳理,拟定了修改方案,现已完成了“教职工出勤制度”“月工作考核——项目经费考核制度”的修改,对“职称评定”“年度超额绩效奖励分配”等制度进行修改完善,让教师真正感受职业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工作室学员、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副校长袁静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打造“一棵树·千种贤”的文化特色,以树喻人;打造数智教育,以“智慧平台应用”树贤师,以“数智课堂展示”亮贤师,建设高质量智慧教师队伍;创优“115德育品牌”,开展系列课内外结合、校内外配合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从中习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在观摩中撷取经验,在交流中启迪思维,在质疑中撞击火花,在案例中拓宽视野。在名校长工作室的带动下,“头雁引领、众雁追随、群雁齐飞”的美好画面已然出现,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术精湛、充满活力的育人队伍正在行动,他们不仅实现了人人出彩,更合力推动着区域教育大放异彩。
面向未来,教育之路任重道远,育人之心更需携手温暖。工作室将协同更多的兄弟学校,共同分享教育智慧,凝聚教育情怀,拓展教育发展新思路。
行稳致远,这群教育人将继续深耕教育这片沃土而“驿”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