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9年、10月、2024年”,几个时间看似简单且毫无关联,但对重庆市广益中学校数学教师周星来说,这将是他教育生涯的全过程,不啻于人生关键节点的里程碑时刻。1986年,他开始执教,白驹过隙,39载过去,如今,他还有1个月就要从教学岗位上退休。
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动力所系。对周星来说,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不论何时何地都会牵动着他的心。即将离开学校,但心中潜藏的教育使命仍推动着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坚守岗位中将其续写到学校发展的“行动地图”中。
身居数学一线几十年,周星觉得让学生爱上一门学科或是一堂课,那“让学生从喜欢老师到走向学科”是关键。
回顾教学生涯,周星说自己被学生和同行多次问及“怎样当好一名老师”。对此,他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反问他们“一生之中是否有遇到让其印象特别深刻、特别喜欢的老师”。“抛砖引玉式”的问答之后,他给出的办法便是寻这样一位老师作为“坐标”,然后把“他”对你影响的过程、内心的触动认真剖析、学习、传承,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名好老师了。周星强调,“一个好老师的优秀是会传承的”。
无巧不成书,周星众多的学子中,正好有一位名为袁治华的学生“因受周老师教授数学的魅力影响”,而在学成之后回到广益中学接力数学教育,与曾经的恩师周星并肩同行,同在教育领域发光发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教育的力量,也是周星兢兢业业,用自己的专业和务实写就的师生成长、师道传承的生动注脚,也映证了学生眼中他和别人“就是有点不一样”的个人独特魅力。
老师的个人魅力是体现“老师最本质区别”的地方,但是对于老师来说,最根本的“闪光点”还是教育教学上的“真功夫”。
在数学教学中,周星强调,一要让学生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维才是破解问题的钥匙”。因此,在课堂上,他通过丰富的语言、生动的例题、趣味的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领略数学之美妙,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课外活动方面,强化学校特色学科社团建设,引领学校积极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推出众多特色项目,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们开辟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成长路径。
“老师的思维能够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他反复提及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必然性,并希望通过思维训练能让更多人爱上数学。因在工作岗位的突出表现,周星荣获诸多荣誉,成为学校教师的“标杆”。其中,2007年获重庆市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教学成果获重庆市教委一等奖;2013年科研成果获重庆市人民政府三等奖;2024年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等。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周星指出,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一个学校要想发展好,领导者的格局和站位至关重要。思路决定出路,未来学校发展必须着重拔尖人才培养和学校特色化发展,这也可以说是学校发展的一幅“行动地图”。
他解释,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从国家教育意图的理解,到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新高考之间的逻辑梳理;从学校多元化课程体系搭建,到学校特色发展框架设想,再到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都必须有深刻性、远瞻性思考。
他介绍,当下,学校按照“两条路径”已经做了众多创新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课堂教学方面,学校教师以新教案、新课堂为抓手,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学校高度重视“高中促进计划”和学科社团建设,特别是打造了“一品两翼”特色发展体系,其中“一品”为科技高中品牌,“两翼”为学校美术、足球两个特色优势学科。科创方面,学校在“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川渝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全国VEX机器人精英赛”等比赛中荣获诸多荣誉。
“格局‘大’,不是说细节不重要,而是要让细节锦上添花。”周星补充道,学校发展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自然离不开常规化、标准化的教育工作,只是特色发展方面任重道远,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把我的故事变成我们的故事”。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这是一个闪烁真理光芒的论断,而周星始终将其作为走好自己教育之路的成功秘诀。他在实干中,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生和教师成长,也见证着学校在朝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愿未来如他所愿,大家“永远在学习的路上”续写教育使命,点亮未来之光,把教育的故事变为大家的故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赤诚之心投身教育行业,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真实写照,同样也是重庆市广益中学校督导评估中心负责人、语文教研组长、高三年级语文教师杨进虎教育人生的生动注脚。
从教20多年,在杨进虎看来,“爱”始终是教育的核心理念,用他阐述“道”和“术”的观点来说,教育者热爱职业,心系学生,爱便是教育的“道”,而精研教学技艺,打磨教学课堂等便是教育之“术”。
“一个人若心中无爱,何谈做教育。”在杨进虎的眼里,为师者必须发自内心地爱职业,爱学生,才能在师者成长过程中,形成一定建树。
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呵护。“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杨进虎引用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名言表示,他时刻提醒自己多看学生优点,告诫自己对学生持包容、悦纳之心,去推动他们健康成长。
他回忆,当时班上有一位杨同学,因为刚从区县来的缘故,虽然很努力,但学习还是一度跟不上。杨进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始终关心着该生的心理状态、学习情况等,给予她作为老师最大的支持。最终,该生突破自我极限,“闯关成功”进入了理想的大学。“成绩出来那天,她喜极而泣,直接高兴得跑过来想给我一个拥抱。你想想,平时那么腼腆害羞的一个人呀,得有多高兴!”
杨进虎爽朗的笑声中夹杂着为师者的感动与自豪,他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当你爱学生,学生自然也会爱你敬你”,而且“当你的学识、修养、为人等综合起来,就会形成你身上的独一种魅力,独一种磁场、独一种光环,学生自然而然佩服你”。
杨进虎始终将爱的教育理念贯穿于细节中,爱于无形,最终也成为了他心中最深刻的“道”之所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有爱的本质之外,“作为一名教师,苦练内功,走好教育路,还离不开教学和教研‘两条腿’。”杨进虎介绍,学校高质量发展,既要抓好常规教研,也得注重高质量教研。并且,从实践到理论,二者融合之后,教研之路才可“上下联通”“融会贯通”。
于是,在“三新”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他率先垂范,积极参与教研、课改等活动,并将活动中的所做、所感、所思、所悟整理、写作,出版出来,成为自己的教研教学成果。他介绍,目前他已经参编出版著作5部,科研论文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10余篇,还积极主持主研了多项市区级课题及课程等。其中,他曾主持市级精品选修课程《中华典籍整本阅读》取得了较大反响。
作为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教学相长”是他最大的体会和收获之一。“讲课时,他思维严谨缜密、环环相扣,喜欢旁征博引,让授课内容深入浅出。我们都喜欢听他的课。”有学生曾如此评价他。杨进虎听了评价后笑呵呵地道,“旁征博引应该是一个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他介绍,现在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内驱力足,学习渠道多,因此一个老师要想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必须得“铆足了劲”,不然“上课就没有底气”。他感慨介绍,他的班上有学生把《红楼梦》这本书看了不下十来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把一些名著经典至少读一遍,还怎么去给孩子们上好课呢?”因此,他强调,一个人要做到“胸有文墨”“腹有诗书”必须得多看书,他坦言,他一个假期就看了十来本书。
此外,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丰富课堂形式,让学生们和语文实现“双向奔赴”,杨进虎还通过课前三分钟的“小老师”成长计划、热点辩论、情境创设演绎、跨学科学习等手段让学生们爱上语文,在文学的世界里领略语文之魅力,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道之所在,术之所从。杨进虎深知,只有“道”与“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才能让孩子们在教育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对“道”的坚守,对“术”的精研,杨进虎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教育真谛。
未来,期待杨进虎在“道”和“术”的融合中,默默耕耘,继续静待更多花开。
江洪,重庆市广益中学校高三年级化学老师及班主任。1997年开始走上从教之路的江洪,已经站在讲台27个年头了,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老教师”。身为老教师,他却言“当一个老教师不容易,当一个好的老教师更不容易,当一个优秀的老教师最不容易。”
那一名优秀的老教师到底如何“炼成”?江洪讲出了他的“走新”和“走心”式教师修养秘诀。
“加强学习、努力学习、一直学习。”对于师者“走新”,特别是老教师,江洪强调,学习是必经之路。
江洪介绍,身兼班主任和化学科任教师,在和同学们“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论是学科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旨在走出发展的“特色”之路。
在他看来,多媒体和数字化时代,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智教育、慧育人”的基本素养,即常学常新,学会利用“新工具”进行教学。
他解释,“智教育”就是充分运用各项多媒体平台及网络学习途径,用智能的方式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如课堂上,利用希沃白板、PPT、音频、视频等和孩子们进行教与学的互通;课研方面,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和全国各地的教师进行学科教研探讨,共促化学学科发展;研考方面,利用大数据进行统计积累,把经验教学作为“证据”依托,通过直观的数据分析构建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等。“慧育人”就是在智慧教育的手段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功能性作用,达到多元化育人的目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班级管理方面,江洪也不断总结学习,用“新知识强化思想”,把理念、策略、要求、目标等都高度凝练为一句句言简意赅、琅琅上口的口诀,既突出了班级特色,学生特长和育人特点,也促使大家在思想的引领下做出诸多看得见的改变。如,江洪和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凝练班级理念为“身心健康、学有所长、责任担当、优雅生活”;把班主任建班策略定为“和谐立班、质量强班、文化建班、活动兴班”,概括班主任工作为“勤、严、细、巧”四字;浓缩班主任工作为“抓安全、抓心理、抓常规、抓习惯、抓活动、抓能力”六抓手等。
学生教育理念方面,江洪指出,“分数有限,能力无限”,唯分数论已经成为过去式,能力的培养才是终身受益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江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践行自主学习,系统化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复盘反思,将知识内化,形成自我能力,以此达到表现能力与思维能力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的成长“变新记”,真正践行他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自学”的目的。
在江洪把“用心研究新课标、用心研究新高考、用心研究新教材、用心设计新课堂”的教学策略行进在路上的时候,同样地,他也用“心”将老师、学生、学生家长串联在一条路上,让师生双向奔赴,让家校同心共育。
师生“心与心连”,打造“班级圈”。“驰而不息,会有花开”“不同终点,全力以赴”“心之所信,行能致远,方法共享,共同进步”......这是江洪展示的“班级圈”里的一些“走心”语录。他说,班级圈发布学生状态,不仅可以让班上同学的家长们时刻关注到孩子在校情况,父母点赞评论也可畅通老师和家长的沟通路径,加强家校共育;而且发布的健康知识、心灵鸡汤等内容,还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此外,“班级圈”还可增强与科任老师的交流,联动与家委会的沟通管理和培训等。
江洪在孩子们的眼中是一个让人喜欢去“亲近”的人,除了诙谐有趣的上课方式外,更得益于他将“爱”融进教学,时刻为孩子们着想。他寓教于乐,通过“盲盒抽奖”“石头剪刀布进化论”“鸡蛋”等做游戏的方式给孩子们解压,带给孩子们学习之外的惊喜乐趣;以身示范,开启“榜样的力量”“心中的大学”介绍分享会,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助力彼此圆梦。“炎炎盛夏,蒸发浓缩;凛凛寒冬,冷却结晶。一轮毕,粗品成;二轮始,重结晶。待火红六月,铂金、水晶、钻石,满天星”,他还将对孩子们的期盼与化学知识融为一体,写成一段激励话语,带给孩子们前进的动力。
江洪以“求新”为途,勇于自我突破和探索,让他的教学紧跟时代步伐,独树一帜;又以“走心”为念,使他的教育满溢温情,滋养心灵,诠释出师者的风范。未来可期,希望这位“老教师”不断求索,继续完成自我“更新”,当好学生成长之路上的指路明灯。
“小王子有责任心。为了维持星球的秩序,他会拔掉猴面包树的幼苗,虽然很无聊,但他一直都在坚持做这件事。”这是颜华布置《小王子》英语整本书阅读之后,孩子们对小王子角色的解读,“在小王子的眼里,守护B—612星球是他的使命和责任。”
而在颜华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老师是将无数“星星”聚集在一起形成星河的“引路人”,而守护那一群“星星”便是她的教育使命和职责。
关于教育,颜华一直秉持两句话“有幸遇见,向美而行”“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颜华说,作为一名教师,不管遇到哪一位学生都是幸运地相遇。而且在长期和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早已经成为了自己孩子一样的存在。因此,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她始终“以学生为主”且“对任何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不偏视、不遗忘、不放弃、不抛弃。”
提及孩子,颜华提到最多的字眼便是“鼓励”二字。她解释,因为班上同学英语学习基础情况不同的缘故,总有孩子在课堂之上不敢“大胆说出来”,英‘语’被迫成为了英‘文’这种‘哑巴英语’的局面。她印象深刻的是班上一位任同学,她因为没有学过英语,基础薄弱,语感较差,英语学习前期特别吃力。
如何破解英语难“说”的困境?如何让她把英语“闯关攻下”?颜华真正“换着法儿”去鼓励她,帮助她一步一步走进英语的世界中。
课堂教学方面,颜华深研备课,深度把握课堂“40分钟”力求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活讲透,让孩子能够牢记于心。课后,她以“鼓励+辅导”的方式帮助她学习巩固,帮助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任同学在颜华和自我的双重努力叠加下,真地逐一“攻破”听说读写关卡,实现英语学习“困难如山”变为“一马平川”的情况。
“一个微笑、一次拥抱、一句鼓励,都可能在孩子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从而生根发芽!”为了让更多的孩子都在“鼓励”中获取能量,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内驱力,颜华还以“互动”为基石,通过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让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的奇幻世界中;巧妙利用多媒体资源,将精彩的英语电影、流行的歌曲引入课堂,激发学生们兴趣。更通过一些“班级公约”“积分鼓励”“学习文具鼓励放送”等来营造班级学习的友好氛围,通过“物质+精神”的双重鼓励助力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十足。
作为教师,“爱心”“责任心”是必不可少的。颜华说,不是学了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了专业技巧就可以成为一名教师,成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得有一颗负责任、能共情的心。
班级管理中,她始终用责任和爱给予孩子们温暖,恰似一颗温暖而坚定的恒星,默默守护着每一颗成长中的星星。注重阅读和自我学习。颜华多维度提升自我技能,努力学习与孩子的“相处之道”,通过孩子的语言、动作、表情去洞察他们内心真正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深意;以优秀者为榜样。颜华通过多方渠道,将优秀的班主任、教师及其他教育从业者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剖析他们作为教育人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心理洞察、沟通技巧等方面各种“先见”之处。同时,她还加强家校共育,形成和学生家长的“共情链接”,让家校共育形成更强教育合力,以此让“守护”变得更得心应手。
“给予孩子们信任,他们将创造无限可能。”颜华始终坚信学生们的内在潜力。比如,假期她带领学生去做“重庆南山历史文化如何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题研究,同学们在课题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英文解说、视频录制、剪辑配音等,给颜华带来了十足的惊艳效果。同理,《小王子》英语整本书阅读的读后感PPT展示中,同学们的故事解读、人物剖析、亮点解析、总结启示等也让颜华眼前一亮。
教育,是一场爱与责任的浪漫之旅,旅途中,会遇见不同星辰,他们或灵动闪耀,或微小温暖,或暗淡微瑕,无论如何,只要用心去守护,他们终将汇聚为星河。颜华,正是用她的实际行动,去守护了教育这片星河中的一群“星星”,愿未来他们终将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