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四融”打破人才培养壁垒
构建“三教四融”人才培养体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学校自身发展的新思考,以及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新探索。目的是充分融合高等教育的知识性和学术性、职业教育的行业性和实践性、继续教育的个性化和自主性,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多学科综合学习能力。
为强化办学特色增添“亮色”
“三教四融”作为学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举措,支撑和强化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一是擦亮继续教育“底色”,厚植教师教育“本色”。依托“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搭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拓展教师培养宽度。二是淬炼服务儿童“特色”,担当儿童服务“角色”。对接“服务0~12岁儿童成长”价值链,推动师范与非师范专业融通,构建儿童教育、儿童健康、儿童文化、儿童科技、儿童经济五大类特色专业集群,以儿童特色工作室为载体实施科教融汇育人。
强调“普职融通”,而非“职普融通”
学校提出“普职融通”,旨在主动学习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主动对接行业企业,深入开展政校企行合作教育,改变传统普通本科教育模式。在面向社会办学、服务社会需要和解决社会问题中,实现学校价值、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主要从设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增设职业教育专业,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单列职业能力倾向课程,构建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加大职业院校合作力度,推进普职融通协同培养等4个方面来推动。
深化产教融合,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
2023年学校出台《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各二级学院要精准定位、分类发展、争创一流。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理工类学院建设成为具备生产研发能力的产业学院,推动理工类专业根植产业;文教经管类学院建设成为能够解决行业突出问题的行业学院,推动文管类专业亲近行业;同时还引导经管类学院建设成为能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创业学院,实现师生共创、推动成果转化。
好的教学要以好的科研为基础,好的科研要反哺教学
学校将科学研究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建设科教融汇项目课程,通过“以研代教”积极吸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课程建设中,加强教学科研一体设计;二是搭建科教融汇育人平台,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育人功能,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实现教学科研同向发力;三是健全学科专业竞赛体系,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学科专业竞赛,以赛促学促研,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师范与非师范融通,发挥“1+1>2”协同效应
促进师范与非师范融合发展,其核心是实现跨学科和多学科的人才培养。学校围绕“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办学特色,构建起师范专业以儿童教育为主,儿童健康、儿童文化、儿童科技、儿童经济融入相关非师范专业的特色专业集群;通过“学科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加强多元个性课程设计,促进师范与非师范课程建设的融合;采取开设辅修专业和微专业等灵活多元的修读方式,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又促进师范与非师范培养路径的融合。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本期访谈。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万校长,您好,我们了解到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着眼于建设“应用技术型”多科性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打造“三教四融”人才培养体系。请问学校提出“三教四融”人才培养体系的依据是什么?具体内容有什么?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您对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关注。我们知道,“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新时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这是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新导向,目的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为发挥师范院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教育创新的“母机”作用,我们系统梳理学校70年办学历史,发现学校不仅完整举办过继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而且始终注重不同类型教育的协同与融通。
1954年到2012年,我们主要承担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但在合并组建重庆教育学院后,也同时举办高等教育。从全校看,三类教育都遵循“扎根重庆,服务基教”的办学宗旨。2012年改建以来,学校主要举办高等教育,但从未中断继续教育,而且始终将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在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办学全过程。
在此基础上,学校在“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发展思路,为统筹推进“三教协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以来,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学校明确了“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实施路径还处在不断改进中。
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提出,为学校打破人才培养壁垒,精准实施改革策略指明了方向。结合师范院校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我们增加了“师范与非师范融通”,从而形成建构“三教四融”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思路。
那么学校构建“三教四融”人才培养体系,期望实现哪些育人目标呢?
“三教四融”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目的是充分融合高等教育的知识性和学术性、职业教育的行业性和实践性、继续教育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主要工作是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多学科综合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于这一点,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报告和《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意见》中都做了明确阐述。
作为一所办学70周年的师范院校,学校创新构建的“三教四融”人才培养体系,“新”在何处?请万校长为我们做个介绍。
这个“新”大致有三层含义。一是紧扣二十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高等教育理应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针对新部署做出新响应。二是对学校自身发展的新思考。70年办学历程中,学校从事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经历源远流长,扎根地方、职普融通、政校企行融合的经验十分丰富,但如何适应师范教育的新趋势还需有新谋划。三是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新探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在新赛道上走出新路子,取得新成就,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发展,还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
在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和“服务0~12岁儿童成长”是学校的两大办学特色。那么,“三教四融”人才培养体系是如何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
“三教四融”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举措,的确必须回答它是如何支撑和强化学校办学特色的,我们的做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擦亮继续教育“底色”,厚植教师教育“本色”。学校有58年专门承担继续教育的历史,为高等教育办学积淀了教师教育的鲜亮底色。改建后,学校依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挂牌成立的“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个教育联盟,与重庆市70余所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共同建设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建立了新平台。通过合作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示范性师范生实践基地,共同开展订单式培养改革等,推动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拓展教师培养宽度。
二是淬炼服务儿童“特色”,担当儿童服务“角色”。学校以“服务0~12岁儿童成长”价值链作为专业布局主线,推动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围绕儿童成长实现融通发展。师范专业重点建设“服务0~12岁儿童成长”专业群,非师范专业对接“服务0~12岁儿童成长”设置特色专业方向,全面构建起儿童教育、儿童健康、儿童文化、儿童科技、儿童经济五大类特色专业集群。学校逐步构建起以儿童特色工作室为载体的科教融汇育人模式,在全校上下巩固深化了“爱儿童、懂儿童、为儿童”的特色办学共识。
在“三教四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通过政校企行深度合作凸显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特色,通过专业方向、辅修专业、微专业和通识课程的开设深化儿童服务特色,将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厚植“本色”、担负“角色”,“三教四融”人才培养体系确实为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增添了“亮色”。那这一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具体是什么呢,学校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扎实推进“三教四融”工作?
目前,学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在整合校内外人才培养资源、力量基础上,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组织机构调整、专业布局优化、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保障等方面来整体推动的。具体我们在后面作详细介绍。
我们注意到学校“三教四融”强调的是“普职融通”,而非“职普融通”。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学校是如何考虑的?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认为,职普融通应该是双向的。站在职业教育角度谈职普融通,解决的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独立和交错衔接不够等问题,解决办法是横向渗透和纵向贯通;站在高等教育角度谈普职融通,解决的是高等教育脱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问题,解决办法是强化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从政策引导和育人方式转变来看,基于职业教育的职普融通是及时和必要的。但还需要解决普通教育办学中育人要素单一、教育教学脱离行业产业生产实际等问题。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提出“普职融通”,旨在主动学习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主动对接行业企业,深入开展政校企行合作教育,改变传统普通本科教育模式。在面向社会办学、服务社会需要和解决社会问题中,实现学校价值、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具体说来,我们从机构调整、专业布局、课程建设与跨校培养四个方面来实现“普职融通”:
一是设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负责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2021年,学校在机构改革中增设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负责面向校内外学生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本轮改革中,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职业资格认定,逐步实现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得1项职业资格证书或通过职业能力倾向测评,构建起“综合素质培养+专业能力训练+职业倾向引导”互融互促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增设职业教育专业,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十四五”时期,学校明确了“产业-职业-专业”相统一的专业设置原则,职业导向成为专业优化调整的根本依据。2023年,学校申报“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补足“服务0~12岁儿童成长”这一办学特色在婴幼儿学龄段的短板。这一专业也是学校申报的首个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在专业设置上打破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界限。
三是单列职业能力倾向课程,构建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学校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职业能力倾向课程”模块,探索实施职业能力倾向测评。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资质、资历)课证融通学分,全面启动“以考代修”“课证学分”认定,引导学生通过考取行业职业资格(资质)证书替代学分,引导学生关注并参加行业规范、职业道德与伦理等方面的考评。
四是加大职业院校合作力度,推进普职融通协同培养。学校持续深化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双高”院校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近三年累计联合培养“专升本”学生951名;与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所高职院校合作开展“3+2”专本贯通培养,近三年联合培养学生401名;与重庆市旅游学校、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3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合作开展“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近三年联合培养学生130名。
感谢万校长的分享。另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高等院校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在“三教四融”中又是如何具体推进产教融合的?
学校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十三五”产教融合工程试点院校,在应用转型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新的发展阶段,在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过程中,学校于2023年出台《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工作方案》,将二级学院精准定位、分类发展、争创一流作为重要建设内容。文件明确:引导理工类学院建设成为具备生产研发能力的产业学院,文教经管类学院建设成为能够解决行业突出问题的行业学院,引导行业学院中的经济类学院建设成为能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创业学院,对深化产教融合作出新的部署。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产业学院,推动理工类专业根植产业。学校聚焦重庆市“416”科技创新体系和“33618”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布局申报“电子与计算工程”专业,增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供应链管理等一批适应社会新需求新变化的专业,着力推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引导理工类专业密切跟踪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与企业共建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已立项建设43门校企合作课程。学校积极对接重庆各大产业园区,在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软件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重要产业领域,参与共建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
如学校与梁平高新区等单位联合牵头成立的“重庆市预制菜产教联合体”获重庆市经信委、市教委立项为2023年度市域新建培育产教联合体,我校是市属本科院校中唯一作为牵头单位的高校;持续推进重庆市现代大健康产业学院等5个市、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着力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
二是建设行业学院,推动文管类专业亲近行业。学校各二级学院与基础教育、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文化旅游、新闻传播、运动健康等行业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在研究解决研学旅行、儿童体适能、家庭教育、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和高质量公办幼儿园、小学、中学建设等行业热点、难点问题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与綦江区教育委员会合作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与云阳县教育委员会共建云阳示范性师范生实践基地,共同开展全科师范生订单培养。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投入300万专项资金建设50个校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
三是建设创业学院,推动部分专业开展双创实践。学校要求经管、美术等学院强化双创教育与实践,核心是面向市场推出产品,实现师生共创和成果转化。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与重庆巴味渝珍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园内建设“数商兴农”特色农产品直播基地;与京东物流、加加林控股等公司合作,建设创业先锋班,将专业学习、创业实践、就业实习有机结合;与就业处共同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坊,选派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美术学院致力于将屡获国际大奖的亲子服装类产品推向市场,实现成果转化。目前,各二级学院的产品开发意识、成果转化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得到明显强化。
深化教育领域的科教融汇,将科学研究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提升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请万校长介绍一下推进科教融汇方面,学校是如何做的?
在应用型高校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学习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又要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我们和职业教育是有区分度的。因此对教师,我们强调扎根行业企业,能够解决行业企业前沿问题,还强调“好的教学要以好的科研为基础”“好的科研要反哺教学”;对学生,我们强调职业体验和实践能力,还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推进科教融汇:
一是建设科教融汇项目课程,加强教学科研一体设计。为推动科学研究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学校创新开展“以研代教”类课程建设,引导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高层次科研项目负责人,积极吸纳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参研学生可替换相关课程研修;开展“讲座研讨”式课程建设,教师将科研项目设计为课程内容,学生通过组织学术沙龙等方式研讨交流并获得课程学分;专项支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实现科研向教学的迁移。
二是搭建科教融汇育人平台,实现教学科研同向发力。学校积极发挥科研平台的育人功能,支持各类科研基地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截至目前,重庆市儿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西部儿童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三峡库区特色道地中药材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儿童营养与健康发展协同中心等50多个科研平台全部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开设有实验实践类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等多形态课程;同时,学校还建成以儿童特色工作室、学生科创中心为代表的一批科教融汇育人平台。仅在儿童特色工作室,近5年学生参与教师纵向、横向课题就达982人次,主持学术性科研项目也达到127项。学校还搭建起本科生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强化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是健全学科专业竞赛体系,凸显以赛促学促研导向。经过广泛调研,学校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学科专业竞赛体系。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学科专业竞赛。5年来,700余人次在相关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李少龙荣获第二十三届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许多同学和他一样获得众多国家级奖项。对学科专业竞赛的关注和鼓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还了解到学校现有45个本科专业,有师范专业,也有非师范专业。“三教四融”中,师范与非师范融通发展如何才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请万校长继续为我们分享学校推进师范与非师范融通的具体举措。
如何促进师范与非师范融合发展,这是师范院校办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四新”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实现跨学科和多学科的人才培养。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完善儿童服务专业集群,促进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建设的融合。围绕“服务0~12岁儿童成长”这一办学特色,学校不断强化“专业+儿童”的建设思路,构建起师范专业以儿童教育为主,儿童健康、儿童文化、儿童科技、儿童经济融入相关非师范专业的特色专业集群,在服务儿童成长这一价值链上实现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融合发展。儿童服装、儿童健康、儿童戏剧、儿童研学旅行、儿童体适能、儿童绘本等领域成果丰硕,影响巨大,已经成为所在专业的鲜明特色。
二是加强多元个性课程设计,促进师范与非师范课程建设的融合。通过“学科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引导非师范专业主动对接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引导师范专业教师创新开发教师职业发展类学科交叉课程;通过“通识课程+模块”,在全校通识选修课中单列“师能素养与童趣童真”模块,将儿童特色工作室课程纳入通识学分认定,将口头沟通、书面表达、教案策划、团队管理等师能素养训练项目向非师范专业学生迁移,培养具有师范院校特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是完善灵活多元修读方式,促进师范与非师范培养路径的融合。学校采取开设辅修专业和微专业的方式,既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又促进师范与非师范的融合。近三年,开设小学教育等3个师范类辅修专业,申请辅修的非师范生高于师范生,占比达到56.25%。同时,开设支撑学校办学特色的微专业10个,如儿童语言艺术与教学、儿童营养与食育、心理发展指导与健康、生命与健康教育、国际中文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等,深受学生好评,在不改变学生原有专业的前提下,实现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融通培养。
非常感谢万校长对“三教四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做法介绍和经验分享,让我们受益匪浅,也让我们看到了二师教育人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要求下,主动、积极的作为。今年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建校70周年,新起点上,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看到学校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交出更多“高分答卷”。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