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顺应数字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持续深化教育变革和创新,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对高职院校来说,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也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随着教育数字化的转型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通过数字转型、技术赋能,推进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
今天的访谈,我们邀请到了重庆轻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兰刚,以及人文教育学院院长郝结林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兰娜,共同分享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重庆轻工职业学院以数智赋能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做法。
多年来,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请问兰刚校长,您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就重庆轻工职业学院和您所了解的其他高职院校来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如何?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以及身心素质和综合素质。这几大素质整合构成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里面的核心——人文精神,同时也包括科学精神和艺术精神。
在人文精神当中,核心是对人的关照、对人的重视、对人的关爱、对人的呵护,就是以人为对象,加强人本思想在人文教育当中的地位。所以我们平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是对学生的人的关照、总体关怀。
有了这个概念以后,重庆的高职院校,特别是重庆轻工职业学院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就有了依托,有依归了。在我看来主要涉及三个层面。
从学校层面来讲,一是高职院校关于人文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体系及系统性上仍有短板和缺失;二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数字平台的建设,数智化平台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支撑力度还不够;三是人文素质教育开放、创新、合作的力度还得加强。
我们目前所提到的数字化、教育转型,当中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包容、公正、开放、共享”,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倡导的。
从教师层面来看,最重要的是教师群体的人文素养和数字素养及胜任能力有待提高。其中数字素养及胜任力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学习和实施新技术的时间和资源有限,很难抽出时间参加培训课程和探索新的数字工具;二是一些教师对新技术还有点犹豫不决;三是技术壁垒使教师难于将数字工具整合到课堂当中,并且有些教师接触新技术的机会是有限的。
从学生层面来看,部分学生存在接受教育主要是掌握一技之长的误区。现在我们努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但是人文素养教育,特别是对人工智能、数智赋能等的结合,学生的追求和意识还不够;还有就是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学习的自觉性、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创作性还不够,所以把数字化、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还比较少,在系统性、主动性的结合,数字化转型和教育转型这两者中间的结合等方面,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一点缺乏。
目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教育也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新的发展。但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意味着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管理体系等全方位的变革。在此背景下,兰刚校长您认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我觉得机遇有这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数字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了,这就是历史的潮流、时代的潮流,是最大的一个机遇。
第二个层面,就是数字化要转型,教育需要转型,这两个“转型”朝中间走,就叫相向而行,耦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共振效应,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包括我们现在提到的新质生产力也有跨界、跨领域、最基础、最前沿、最先进的一部分。数字化的都属于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和教育转型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质生产力的效应。
第三个层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都十分关注对社会、学生、人文的生存状态,2021年、2022年、2024年关注的重点主题都和数字教育、数智赋能有关。比如,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切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2024年由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中,聚焦“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主题,对推动数字转型和教育转型,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产生了一个极具的推动力。
在此机遇下我们要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呢?
如何实现人文素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集成化、智能化和国际化,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应用为王、数字转型是教育转型的方向。集成化是关键,智能化是引擎,国际化则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现在这一块是我们的方向,是我们的目标,所以这一块要落地生根,这件事情对我们这个领域的人真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些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重庆轻工职业学院在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哪些数字化新尝试?请郝结林院长和我们分享下学校所采取的一些创新做法。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从2013年就开始探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从2019年重点推进如何解决传统路径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效能不足的问题。
我们依托10余项部级、市级重大、重点项目,重点围绕集数智教育、分析、决策与治理为一体的数字技术平台搭建,育人机制和育人模式的创新与探索,促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数智化高度耦合,实现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育成。
具体来看,重庆轻工职业学院从三个大的方面来推进这项工作:
一是构建了“双重沉浸”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一方面构建“境脉学习”育人方式。我们强调人文素养的养成过程,通过大数据对学生行为和发展进行差异化分析,形成学生个人的“成长报告”,引导学生在综合性的实践中,认识、调整和发展自我。另一方面构建“具身交互”育人方式。通过映射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交互技术等科技手段,结合碎片化、多样化、场景化和沉浸式的不同信息传播形式,增强学生的兴趣,提升教育信息效能,强化学生知觉体验与动手能力。
二是构建了要素体系、考评体系和监测体系“三环交互”人文素质教育新生态,三者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共生关系。
在要素体系层面,主要从学生道德素养、法律素养、文化素养、身心素养、科学素养、审美素养、劳动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9个层面构建要素体系,同时在构建要素体系的过程当中也嵌入本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彰显校本文化。
在考评体系层面,我们依托人才培养方案、人文素质教育要素体系,通过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建立全方位评价、宏观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的立体评价架构。
在监测体系层面,主要运用大数据理论技术动态监测、科学评估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及效能,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并保障数据信息隐私安全,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正确方向。
三是建立“四轮驱动”的“数智大脑”技术平台。依托本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软国际等一些比较有名的技术公司合作,共同成立的高校数智教育系统研发中心,共同开发,共同研发搭建集教育、分析、决策及治理为一体的“四轮驱动”技术平台,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库元宇宙,构建学习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同时升级教学样态,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数字化深度融合。
我相信在这样的数智化实践路径下,学校师生的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我们了解到,兰娜副院长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思政教师,在第二届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重庆市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等比赛中都获得过佳绩。那请您来说一说,目前学校通过数智化赋能学生人文素养的育成效果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校人文素质教育相关工作开展以来,其实是取得了很多成果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活动,取得了许多优秀成绩。
比如学校学生参加重庆市精准扶贫、公益实践和乡村振兴等公益活动上千人次;在校内有上万人次参加了知行学堂和知行农场等人文教育活动。学生获市级“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创新能力提升先进个人”称号252项;“优秀学生”等称号120项。学生获市级各类演讲、诵读、辩论等竞赛奖62项;学校“轻青向日葵”法治宣讲团、“蒲公英义工队”被共青团重庆市委评为“优秀团队”。
同时,我校通过数智赋能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创新,在方法与路径、实践与成果、创新与推广等方面,都得到了多位专家的高度评价。我们的相关成果被市社会思想动态研究中心等4个单位采用。
从成效来讲,在5月19日将要举行的重庆市职业教育研究会的学术年会上,我们学校对这个项目产生的成效要做经验交流。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久久为功。在持续深化数智融合推动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新赛道上,请问兰刚校长,学校是否还会有下一步的新目标和新规划?
谢谢主持人。这是一个很考人但是又必须迈过去的一个重大的未来的举措,学校现在主要着力于三个方面的事情。
我们希望在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这三个方面做出我们的轻工特色,为我们的职业教育在数智赋能高职学生人文教育方面做出探索,做出贡献。如果说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丝贡献,那就是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最大的期待,最大的愿望,也是最大的分享。
第一个方面,从集成化来讲,我们一是要把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要素要进行集成;第二是对我们的技术进行集成;第三是对资源库,比如说把学习强国,把重庆市的红色文化,把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的很多资源要去集聚;第四是要对监测体系、评价体系进行集成。
所以集成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抓手,把这个做好了,我们的VR、AR、MR通过这种虚拟的、混合现实、增强现实的融合,学生在这种很公平、很包容、很亲近的环境当中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浸润式的培养。
第二个方面就是智能化,以人工智能生产式的、生活式的还有智能式的人才培养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应用,来加大大学生综合性的更大范围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所以人工智能现在无处不在,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最大的受益。
第三个方面就是拓展人文素质教育数智化转型国际开放合作发展的新空间。国际化当中有一个核心就是“开放”,就是要共享。我们学校跟其他学校,跟全国的学校,甚至走向世界,在比如“天人合一”这些思想是共享的。我们希望在这块做探索和实践,能够对社会产生一种开放式、渗透式、扩展式的影响。
非常感谢各位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重庆轻工职业学院顺应时代发展,乘势而为、积极作为,推动数字化与教育教学改革融合发展,赋能高职领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深度思考和有力实践。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