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抓取标题
分享抓取摘要。
分享抓取图片

陈炜,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兼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校党委书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国家级生涯规划咨询师。从2006年起先后担任西南大学文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外硕导。从事基础教育三十余年,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学运营管理、中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和中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智慧教育作为信息化教育的重要形态,对推进教育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引导作用。那您基于这样的背景,对“新智慧教育”这一概念是如何解读的?

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近些年来,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重庆高新区根据时代发展和区域定位提出的“新智慧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生态系统,是人的智慧化、技术的智能化、生态的协同化的高度统一,是全系统升级、全技术迭代、全要素融通的教育新样态。

川外科中作为“五高战略”下建设的学校,努力践行“新智慧教育”,我认为关键在于充分整合高校资源、高新政策、名校传承三大优势,以数字赋能为主要突破口,将“三化协同”“四大支撑”“五五策略”内化为科外行动,更新师生观念、建设新课程体系、打造新课样态、实施新现代智治、实现师生新生长,奋力书写“新智慧学校”美丽画卷。

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情况,您认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发展“新智慧教育”有哪些优势?

我认为有高校资源、高新政策、名校传承三大优势。具体展开来说,首先是高校资源。我们学校是高新区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合作办学学校,属于四川外国语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学校,可以共享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所有资源。另外,高新区高校众多,通过邀请高校教师走进川外科中授课、组织学校学生进入高校进行研学等方式,将高校的师资力量、设备优势等进行链接,为学子构建更好、更大的学习成长平台。

其次是高新区政策优势。重庆高新区坚持“科创高新·智慧教育”发展理念,打造以“西部教育高地引领区、教育创新发展先行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内涵的“西部基础教育特区”,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撑。

第三是名校传承。基于合作办学优势,川外科中有川外附中(重庆外国语学校)派出的强大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的加持。依托川外附中的多元文化、国际化特色办学和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尤其是可以共享川外附中先进的办学文化、丰富的办学经验、充满活力的“融智+”多元化课程体系等优质资源。所以,川外科中办学时间虽然不长,但已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新智慧教育”的关键一环,培养“智慧的老师”对于智慧教育尤为重要。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突破口和着力点?

为了让教师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教师队伍管理更加科学,教师干事创业、教书育人的氛围更加浓厚。在教师培训方面,川外科中实施了多路径、多层次、跨学科的培训策略。

一是定期举办智慧教育技术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在线教育平台操作、多媒体教学工具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应用等,以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是开展跨学科交流研讨会。我校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智慧教育在各自学科领域的应用,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融合。

三是实施“传帮带”制度。针对部分技术基础薄弱的教师,学校结对辅导,进行“传帮带”,确保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智慧教育所需的基本技能。

“新智慧教育”背景下,数字技术“下沉”育人全链条。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哪些创新实践?

按照高新区“‘五主’协同”的理念,教师是“主力军”,学生是“主人翁”,我们从“老师教”与“学生学”入手,狠抓老师“高效教”与学生“高效学”相结合,做出相关实践探索。

从教师教学端口出发,我们在推进教师“高效教”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我们根据“新智慧教育”的要求,通过学习集团总校和兄弟学校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就教师“高效教”进行了一些实践。

一是坚持“三备”“两研”的备课制度。“三备”指每一教学内容的备课都要经过三道工序,即分头初备、集体研备和个人复备。“两研”是指每一教学内容的集体研备都要进行两次。

二是坚持“4357”听课评课制度。即听课的“四种形式”,评课的“三个要求”“五个维度”“七个要点”。

三是在教学过程坚持“三分四学六有”课堂教学范式。“三分”为课堂结构,包括学生学、教师教与师生互动三个环节。“四学”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互动学、探究学、思辨学和实践学。“六有”为“教师教”的要求,一有适切的学情分析,二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三有达成目标的方法路径,四有教师的精准点拨,五有科学的评测方案,六有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

四是在教学评价方面坚持“三基四向五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体说,坚持课堂教学的“三个基石”,起点要低,过程要动,结果要实;落实课堂教学的“四个导向”,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做到智慧课堂的“五个维度”,看目标精准度,看方法适切度,看思维活跃度,看数字融合度,看效果达成度。

五是推行课后“作业考试化”,就是把作业当考试来对待。在时限、题型、评阅、记分、纪律等方面均参照考试标准,以此督促学生认真对待作业并对自己的表现负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控制教师的作业布置量。

从学生学习端口出发,我们通过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探索研究,提出了“5346系统学习策略”,狠抓学生的高效学习。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予以辅助和保障。使用成绩分析系统、错题分析系统、课堂状态监测系统等,对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升降、知识点掌握情况、教师授课情况等进行监测分析。

我校还借力智能化的技术支持,将教学评一致性落实到位。通过高新区智慧教育新平台、智能交互白板、平板电脑等设备,实现了互动式、个性化的教学,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而学生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

学校在打造新时代人才方面有什么样理念,您认为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课堂”是学校教育最核心的阵地,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在课程建设方面有哪些做法?

新时代背景下,以“新智慧教育”为导向,我认为我们应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科创思维的创新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方面,我们建立了学科渗透、课程开发、校内实践、校外研学的科创课程体系,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大力组织和支持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我校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束缚,优化课程结构,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建立可供选择的“个性化”课程。本学期我校共开设27门选修课,以社团的形式打破班级的桎梏,通过在线互动课程、虚拟现实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社团包括人工智能社团、时政风云社团、畅游法兰西社团、趣味体育社团、心理瑜伽疗愈社团、非遗蓝染社团等等。

技术的智能化赋能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等方方面面,也助力学校现代治理。请问在技术智能化方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取得了哪些成效?

从学校现代治理方面来说,我校在“技防+人防”高度融合上狠下功夫,助力“智慧校园”建设,便利学校现代治理。校园安设有完备的安全监测系统、学生消费监测系统、学生考勤监测系统等。安全检测系统可以进行消防设备、水电气监测、围墙门禁等监测,实现了“技防+人防”高度融合;学生消费监测系统可以适时监测就餐人数、个人消费金额、菜品售卖数量和窗口排队时间等,学校可时刻掌握数据,根据情况分析并及时调整;学生考勤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校门、宿舍、教室的监测,与老师、家长的终端相连,即时共享。

从教育教学方面来说,我校有理化生实验室共28间,配备现代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同时,学校为师生打造具有实用、便捷、优质、智能等特点的学习空间,包括创客教室、数字阅览室、数字教室等科技赋能场所,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01007045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