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抓取标题
分享抓取摘要。
分享抓取图片

曾奇,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全国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推进,信息化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当前,高新区紧扣“打造西部教育高地、建设一流强区”战略目标,坚持“科创高新·智慧教育”发展理念,并提出“新智慧教育”的实践探索。您基于这样的背景,对于“新智慧教育”这一概念是如何解读的?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教育大变革已势在必行。重庆高新区勇立时代潮头,提出的“新智慧教育”理念。我认为,它代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是教育信息化、智慧化、科学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教育探索。“新智慧教育”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将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生动实践。它以学生为中心,以设施的智能化进一步促进教育的智慧化、育人的融合化,加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一步看,我认为,“新智慧教育”还具有技术融合、个性化教学、资源共享、教育创新、终身学习、数据驱动、跨界合作的特征。以“技术融合”为例,“新智慧教育”不仅是将前沿的信息设施和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这包括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提供智能化支持。同时,新智慧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案,从而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新智慧教育”也倡导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利用网络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可以跨区域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新智慧教育”从愿景走向现实,在此过程中,有哪些具有八中科学城中学特色的创新举措和实践探索?

近年来,围绕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八中科学城中学一直在探寻“新智慧教育”的新路径。

教师培养方面,学校秉持“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的人才发展思路,提出了“高水平、高能力、高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了“135N”教师培养与发展策略。通过师德发展、内涵引领,“三线”并进、协同培育,立足校本、四阶提能,项目历练、融合培养等多种措施,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能力突出、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课程建设方面,我们深入分析我校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学校优势,在母体学校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倾力开发的“三层六元”课程体系基础上,构建了“夯实基础、激活思维、发展个性”的八科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丰富了校本课程文化。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同时,我们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积极实施拓展课程,努力打造高质量的选修课程,高品质开展以“树人三大节”为主体的活动课程,丰富和完善以“国旗班”为代表的社团课程,以多元化、高品质、高品位的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模式方面,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呼应重庆八中的“英才教育、融合教育、三创教育、智慧教育”四个教育,为学生的多元发展、系统培养奠基。尤其是在“智慧教育”方面,八中科学城中学开设了“重庆八中智慧云校”基地,构建了双师课程资源、学生智慧学习、教师成长学院三个平台。通过“一校三平台”的体系构建,赋能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推动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的改革与实践走向“深水区”。

我们构建双师课程资源平台打造“双师课程”,以八中科学城中学的常态课堂为核心载体,秉承“异地同堂,原汁原味”的理念,遵循“八同”原则,即:同教师,同教材,同教辅,同教研,同上课,同作业,同测试,同评价,通过线上八中教师与线下远端学校教师的协同教学,实现数字教育的传播与发展。“双师课堂”具有实时直播、常态化、双向赋能等优势特点,有力促进了远端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我校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智能系统,通过高效学习者学力系统、智学网教育平台、蓝鲸智库学习资源平台和智慧教室,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效学习者学力模型,同时通过智能化学习评估、精准性资源推送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撑,也让“以学为本”在校园的落实有了客观和具体的抓手,助力学校从“以教学为核心”过渡到“教与学并重”,多维度打造高效学习的学习生态。

我们依托教师成长学院平台进行“云端同步教研”,八中科学城中学教师和八中本部教师、远端学校教师一起,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教研活动的双向奔赴。学校还通过精品课堂、名师沙龙、专家讲座、集中线下培训等方式,进行线上线下融合交流,让教师培训具有日常性、持续性、针对性和引领性,努力实现一个教师带动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带动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带动一个区域的优质成长。

“新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什么样的理念,您认为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此,八中科学城中学有什么样的举措?

新时代下,八中科学城中学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对每一类学生负责;多元培养、个性发展,为每一个孩子的精神成长和终身发展赋能”作为我们的育人使命。基于此,我们深度推进母体学校“四高战略”中的“高品位的特色发展、高质量的拔尖培养、高起点的远程教育”三大战略,积极践行“行动德育、活动育人”的德育理念,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新区西部基础教育高地、立德树人特色发展的中华名校,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其中,在“高品位的特色发展”方面,我们响应国家“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方针,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拓宽学生成才的路径,着力打造美术特长班,致力于为清华大学等985高校输送优秀美术类人才。“高质量的拔尖培养”方面,我们呼应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号召,与母体学校合作,通过分层分类培养、创新突破培养,在信息、生物等竞赛系统课程的培育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能力强健的高水平拔尖人才。

我们认为,“知识拥有”不是培养的目的,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从“知识拥有”转向“问题解决”,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提出问题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是教育的方向。目前,学校开设有近三十个社团,广播社引进智能AI“小智”定时播报新闻;电脑社开发的小程序,应用到日常教学与校园生活中;围棋社与人工智能高手过招,科创社创新研究“新材料”。学校每学年常态开展各类科技活动、艺术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学习活动近70个。通过数字展览、互动艺术墙、数字游戏、科普讲座、舞台表演、个人展示、实战辩论、团队协作等形式,在多样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把学校办成学生向往的地方,让学生在校园里成长为一个独立、专注、有毅力的人。

技术的智能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教育教学过程更加高效,请问在技术智能化方面八中科学城中学进行了哪些探索?

首先,我校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应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该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在线备课、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和在线辅导等功能,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其次,在创新实验室建设上,学校创建了机器人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科技设备和工具,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各种比赛和项目,学生们能够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整合上,学校建立了数字化图书馆和虚拟仿真实验室,整合了丰富教育资源,为师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在未来,八中科学城中学还将继续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以深化师资培训、推进课程改革、优化学生学习体验,并且积极探索未来教育模式,关注和研究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如混合现实(MR)、虚拟现实(VR)在教育中的应用等,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和体验式的学习场景。

01007045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