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家庄:党建领航,赋能医院持续高质量发展

前言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非直管附属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华佗工程大足示范基地,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国家级房颤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全区医、教、研、预防、急救中心。

  近年来,大足区人民医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巩固三甲医院创建成果为抓手,医院党委立足“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事项,通过持续深化医改,建设美丽医院,打造智慧医院,扎实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最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国家及市级荣誉70余项。

访谈实录
1

问: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医院党委如何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重要功能?

席家庄:医院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按要求把党建工作写入了医院章程,明确党委研究医院重大问题的机制,凡属“三重一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和现代医院管理各个环节。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在医院党委领导下,依法依规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重要行政、业务工作先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再由党委会议研究决定。认真落实议事决策制度。修订完善了《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明确和细化党委职责、党委会议决策范围和院长办公会讨论与决策范围,明确会议集体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党委书记和院长经常性沟通制度。
1

问:医院如何以“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引领医院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主线,塑造核心精神、凝聚最大合力,着力提升创新发展?

席家庄:一是坚持“应建尽建”。医院将原有4个党支部调整为34个,将14个医共体分院党组织划归医院党委统一管理,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印发实施《党支部会议议事规则》,明确党支部议事范围和程序,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人才培养、科研教学、服务社会、创新发展等攻坚克难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建强党建队伍。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实行支部书记和科室主任“双任双免”机制,实施“党建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双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双培养”机制。三是不断创新载体。以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医院出台“党员积分管理”“医共体+党建”“三亮一见”等活动实施方案,党员在临床一线、抗疫一线、基层一线亮身份、亮承诺、亮标准、见成效,推动党建工作全面融入医院重大决策、科学管理、人才建设等各方面。
1

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推进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快速发展的保障。医院是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强化人才队伍支撑的?

席家庄:一是实施人才政策提升行动。牢固树立“近悦远来”的人才理念,着力从编制、晋升、待遇等方面破题,增强引才吸引力。通过优化引才政策、争取编制政策、完善绩效政策,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特事特办”“一人一议”快速审批机制及招聘流程。二是实施人才培养加速行动。加大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对内培养体制机制,重点培养博士研究生、副高职称业务骨干,在学历深造、进修培训方面给予报销学费、绩效补助,持续鼓励支持求学深造和国内外研修学习,多措并举为助力医务人员成长成才。三是实施人才平台晋档行动。每年投入120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引培,打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积极推进医院中心实验室建立,提升医院科研创新水平和人才梯队建设。深化韩德民院士工作室、重庆市博士后工作站、中医药科技创新工作室工作内涵,持续加大与华西口腔、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等深度合作。四是实施人才服务提质行动。坚持做到人才工作优先研究、人才经费优先保障、人才问题优先解决。采取调研、座谈、慰问等多种方式关心关爱院内人才,积极帮助优秀人才解决了工作调动、住房、子女家属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积极广泛宣传他们的突出业绩和先进事迹,在全院营造起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浓厚氛围。医院现有高级职称184人,引进成熟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62人,入选大足英才1人、入选重庆市区县头雁人才等6人。
1

问:作为公立医院,需要我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医院党委在这方面是如何号召全面党员干部积极站到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

席家庄:一是先锋示范抗击疫情。新冠疫情防控以来,第一时间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在抗疫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亮承诺、作表率,先后14次选派医护骨干285名院逆行出征援鄂、援京、援吉、援藏等,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核酸检测200余万人次、新冠疫苗接种20余万剂次。二是志愿服务彰显公益。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成立以党员队伍为主的“康宁爱心”之家,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地开展惠民义诊、健康宣讲等活动,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导医导诊等志愿服务超过1万小时,荣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三是对口支援勇担使命。作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我们积极落实对口支援西藏任务,先后选派6批26名业务骨干参加援藏工作,助力察雅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乙”医院。我们牵头成立区域医共体,积极巩固拓展“三通”建设成果,选派16名挂职副院长,100余名业务骨干深入各分院“一对一”帮扶,医共体“一院一策”“县聘乡用”和优质资源共享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常态化开展对口帮扶工作,12名医疗骨干结对帮扶丰都、忠县和酉阳。
1

问:医院如何以党建为引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医疗中心建设?

席家庄:院党委深入贯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谋划推动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一是加强院校合作。加盟华西口腔专科联盟,选派学科主任来院坐诊、查房、授课,指导学科建设;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医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成为大足区医学遗传及再生医学中心;国医大师廖品正工作室、天府杰出科学家段俊国工作室相继落户,与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在眼科领域开展多项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大足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二是配强设施设备。斥资上亿元新建科研教学楼、学生公寓、临床技能中心等硬件设施,大力提升科研教学基础;投入上亿元购置SPECT、3.0T核磁共振、大型直线加速器等高尖端设备,切实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先后投入数亿元建设“智慧医院”,全面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推进医院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三是狠抓学科建设。巩固“三甲”医院创建成果,坚持将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主线,狠抓核心制度执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提升急危重症诊疗能力。先后建成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市级医疗特色专科4个。(吕红亮 张美玲)
席家庄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