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举光:党建引领医院发展全局 真抓实干迈向高质量

前言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是重庆市规划的渝东南区域性医疗中心、重庆市医疗急救中心黔江分中心、传染病救治中心、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中心,是国家级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司法鉴定机构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13年建成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在正阳新城区规划建设占地354亩、建筑面积30万㎡的新院区,着力打造一批重点学科、开展一批先进技术、培育一批高端人才,努力建设武陵山区临床教学科研中心、急危重症与疑难疾病诊治中心、儿童医疗中心、肿瘤防治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卫生应急中心、老年医疗养护中心、远程会诊中心以及一批市级质量控制中心渝东南分中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发挥区域集散功能,为武陵山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访谈实录
1

问: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医院党委如何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重要功能?

程举光:医院党委始终坚持把握医院发展方向、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发挥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领导作用。

  在突出规划引领上下功夫。医院党委坚持贯彻大政方针和贴近基层实际相结合,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中形成了“1351”医院“十四五”规划,即瞄准建成市级区域医疗中心“1个目标”,实现服务人次突破、服务质量突破、服务效益突破“3个指标”,抓住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建设、正阳院区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医联体建设“5个关键”,发挥增强区域医疗集散功能“1个功能”。

  在推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今年,在市卫生健康委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由区卫生健康委牵头,我院参与并成功争取到了总投资为9.842亿元的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并成为了重庆市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15家公立医院之一;入选全国“千县工程”首批示范单位名单,将获投资1300万元建设重症监护中心;参与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牵头的“国家级儿童重大疾病标准化诊治中心”项目建设,获取投资1500万元建设儿童重大疾病诊治中心;重庆大学医学部将在7月对医院进行全方位学科发展调研,全面推进医院学科建设发展。

  在聚焦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医院党委每年设定医院重点工作项目,带动全年目标任务落实,各项目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投入保障机制、阶段监测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确保项目实施有刚性,目前各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例如医院搬迁工作就是今年的重点项目之一,我院正在加快建设占地354亩的正阳新院区,规划建筑面积30万㎡,各项工程全面开工,已建成17万㎡,按照分步搬迁的思路,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医院首期搬迁。

  在履行公益职能上下功夫。医院党委始终坚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长期派驻专家下沉乡镇卫生院支援,常态化开展健康宣传志愿服务等;在疫情防控中,作为定点医院负责片区新冠患者集中救治工作,参与了全区疫苗接种和医疗保障,设置24小时便民服务核酸标本采集点等,今年4月选派49名医务人员出征上海,为上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力量。

1

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推进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快速发展的保障。医院是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强化人才队伍支撑的?

程举光:在推进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中,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打好“建平台”基础。围绕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成重庆大学直属附属医院、重医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重大肿瘤医院黔江分院、吉首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共引进了博士、硕士63人和高级职称15人,其中2021年引进高级职称、高学历人才17人。

  突出“育得出”关键。2021年开展分三个层次人才培养106人,全年职称晋升144人,医院高级职称人才达207人,其中正高55人,高级职称人才首次突破两百大关,两年内增长了20%;有中级职称389人,梯次结构合理,后续优势明显。

  聚焦“用得好”核心。把牢正确用人导向,夯实政治思想基础,每年多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完善人才培养、引进、选拔、联系、考核等系列人才制度。2021年选拔任用中层干部10人,成功申报“三峡之光”访问学者3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选拔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2人、学术技术带头7人、市级名中医1人、区级名中医3人,重庆英才服务B卡人员5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名。

  抓牢“留得住”重点。落实了编制备案人员总量管理试点,明确了备案人员总量为2250名,首批使用人员总量1200名,有效解决了人才队伍建设编制不足、专技岗位不足的突出矛盾。医院还通过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提高医院高职称、高学历人才薪酬待遇等举措让人才扎根。

1

问:医院划转为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后,医院如何以此为契机,推进党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程举光:划转成为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后,医院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医院党委着力通过体系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突出政治引领。持续强化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抓班子、带队伍,讲规矩、守纪律。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确保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确保重庆大学党委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突出建章立制。医院党委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并多次修订完善了《医院章程》等各项规范性文件和制度,确保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和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突出阵地建设。实施“把支部建在科室上”,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和支部班子,27个支部中有24个科室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另外2个科室党支部由医院党委委派原党委办、人事科负责人任书记,退休支部由已退休的原党委办主任任书记。创新开展公立医院“双培育”“双培养”“双任双免”党建特色人才工作,把高知群体作为党支部党员发展的重点,着力党建能力与业务能力“双提高”和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双提升”,发挥好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张美玲)

程举光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