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藏在老巷子里的百年旗袍店

  新华网重庆7月28日电(贾凯涵)君临百年旗袍店隐匿在重庆沙坪坝天星桥的一条旧街巷中,没有广告牌,由来人指引后上三楼,拉响垂着的“到家了”门铃。入门须经过一道“仪式”,一位着银灰色长布衫的男人把鼓槌递给来者:“敲锣打鼓迎贵客,这是来访者到旗袍店必有的仪式,其寓意表示所来之人皆是贵客。”

  君临百年旗袍店的故事,要从创始人蒋玲均的外婆杨成明说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成明跟着作为裁缝的婆婆学手艺,那个时期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院校学生都喜欢穿旗袍,杨成明便想着开家旗袍店,君临旗袍店由此而创。杨成明所设计的旗袍格外受欢迎,她从北京、上海流传过来的旗袍样式中获得灵感,再结合重庆特色获取灵感制作成“一片式”旗袍。

  经过一百多年来的世事变迁,君临旗袍在四代人手工制作的坚持下,成为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

  旗袍是重庆人文复苏的一个“展品”

  君临百年旗袍店内多为渝派旗袍。渝派旗袍既有京派旗袍的大气,也有海派旗袍的洋气。由于重庆道路曲折,渝派旗袍适应山城的特质,继承的是山城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也是重庆人文复苏的一个展品。

  李绅源是君临百年旗袍店的第四代传承人之一。一年半以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他在网上发现君临百年旗袍店在招徒弟,便开始上门学习。凭着一腔热爱与努力,他最终得到第三代传承人蒋玲均的认可,成为第四代传承人。

  说起君临百年旗袍店的故事,李绅源如数家珍:“1995年,蒋玲均成立了励志制服厂,当时服装厂的规模排到了重庆市的前三名。但是蒋玲均认为机器做出来的衣服没有温度,没有灵魂,最后把服装厂给了她弟弟,回来专心制作手工旗袍,决定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

  客厅中央,一件墨绿色的旗袍静静地挂在屏风前,牡丹花的纹样在墨绿色的布料上若隐若现。“这件衣服的布料是香云纱,被称为纺织界的软黄金,是用薯莨和顺德的河泥染成的。旗袍上的花纹是用平绣的手法绣成的,所以看起来若隐若现的。”

  一件手工旗袍要测量38个部位

  “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立领盘扣、摆侧开叉……旗袍的裁制暗含‘天圆地方’的中国哲学思想。”蒋玲均说,定制旗袍不仅仅是做成一件衣服,更准确地说是在打磨一件艺术品。

  一件旗袍的制作,最少需要15天。在制作旗袍之前,需要对顾客身体38个部位进行测量设计;选取布料,逢中裁剪出圆领、开叉;再到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滚边,最后完成一件旗袍的制作。

  除了传承人李绅源,张玉梅也是君临百年旗袍的第四代传承人。她从十九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制作旗袍,至今已有八个年头,旗袍店内大多数旗袍都由她制作而成。

  蒋玲均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传承人,首先要一辈子从事这个行业,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身作则,其次达到自己的极限就好。”

  蒋玲均一直遵循着“艺术高于生活,又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对旗袍进行创新。在旗袍上画画,手绘,翻花边,定珠片,镂空,这些都是创新的一部分。

  “只要坚持,旗袍制作的手艺就会一直被传承下去。”李绅源称,在保证传统技巧的同时再对旗袍进行创新,才能够让非遗走得更远、做的更好。

编辑: 刘文静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7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