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撂荒地“耕”新 看“沉睡”土地长出“希望田野”
2022年06月25日 09:45 来源: 新华网

三河镇白玉村经过土地整理后的梯田。新华网发(马培钧 摄)

  新华网重庆6月25日电(刘文静)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关系十几亿人的吃饭大事。

  重庆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山地丘陵面积占92%,耕地资源禀赋较差。如何守好耕地红线,服务乡村振兴,重庆一直在积极探索的路上。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新华网日前走进重庆市石柱县,看当地如何使“巴掌田”换新颜,让“沉睡”土地长出“希望田野”。

  “巴掌地”变身“规模田”

  极目远眺,层层叠叠的梯田尽收眼底,有上百亩之广,满眼郁郁葱葱,阳光照耀下的水稻长势喜人。大型植保无人机正在空中盘旋作业,向一亩亩农田喷洒营养液。

  这里是石柱县临溪镇旭光村,一年之前,该区域还是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闲置荒地。旭光村属于半高山地区,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田块零碎分散。再加上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村子里不少土地都处于荒废状态。

  这样的情况在当地并不少见。石柱是渝东南典型的喀斯特区域,零碎的“巴掌地”“碗碗土”普遍存在,大于15度的坡耕地占全县耕地的46%,耕地质量处于全国中下等级。

  如何把“巴掌地”整“巴适”?2021年,石柱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开始对旭光村等8个土地整理项目进行改造。

  “通过台面重构、田块归并、边角地整治的方式,我们把零散的、低效的、废弃的地块整理起来,使这些地块从‘小变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并配备相应的沟渠道路,最终实现宜机化转变。”石柱县土地整治储备中心主任徐亚娜介绍。

  原来的荒山荒坡、乱石疙瘩,摇身一变,成了平平整整的地块。通过土地整理,旭光村新增耕地28公顷,新增耕地率达到10%。不仅如此,从耕种到收获,大型农机都能开进田间地头作业,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流转土地集中种植,让耕地不再撂荒,耕地利用的难题得到解决。去年,石柱县共整治耕地3918亩,修复水田1596亩,共产生新增耕地1086亩、水田683亩。徐亚娜表示,整治耕地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收益,未来将继续用于“三农”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大型植保无人机在向农田喷洒营养液。新华网 刘文静 摄

  土地整理为乡村振兴“塑形”

  生态化的整治、规模化的效应,也吸引种粮大户纷至沓来。

  南宾街道红星村有一片300亩的荒废茶园,2015年,王荣忠看中了茶园的发展前景,于是将其承包下来,开始自己的拓荒之路。

  2020年,当地开始对茶园周边的撂荒地进行整理改造,将小田变大田,实现了规模成片,这让王荣忠看到了农业种植的机遇。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王荣忠在红星村建起了生态蔬菜基地和生态茶叶间种基地,流转土地上千亩,每年产出水稻7万斤,玉米和土豆各2万斤,茶叶2吨,实现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双丰收。

  王荣忠如今已是石柱县涂溪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总经理。“今年合作社又新增流转土地200亩,兑现农户流转费8万元。同时常年聘请农户20余人进行种植,每年每人工资收入在2万元以上。”

  土地整理成效最终惠及的是老百姓。荒地整治不仅能为农户带来一笔流转费用,改造后还会增加耕地面积。农户可以通过在农业公司务工,获得100-130元/天的劳务费,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红星村村支书说,从以前的不允许动土,到如今主动要求扩大整治范围,这些年群众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今年60岁的田永强和妻子都是红星村的村民,一直以种地为生。家里除了有几亩周边的田地,还另有4亩距离较远,平时走路去要花一个小时。由于无暇打理,常年荒废,杂草已经高到一人多高。

  去年,闲置的4亩荒地得到了土地整理项目治理,夫妻俩选择将其流转出来,并开始在王荣忠的合作社里上班。如今家里面每个月都能增加5千多的收益,再加上自家每年还有上千斤水稻和玉米的收成,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农户可以通过在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新华网 刘文静 摄

  石柱的耕地保护成效在全市作出了示范。重庆市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耕地面积2805万亩,大于25度以上坡耕地占比达16%;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仅9.8等,处于全国中下水平;耕地图斑破碎、零星分散,数量达400万个。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耕保处副处长王颖表示,未来,重庆将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加强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规范管理,研究推动农村撂荒地复耕复种。

  探索新方法,引入新模式,产业规模化,实现高效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重庆展开。

编辑: 韩梦霖
精彩图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74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