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幺妹儿为我拿主意——挂职干部两年炼成群众主心骨
2022年06月13日 12:14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6月13日电(向军)“幺妹儿,山上气温回升,我想上蚕种了,你看要不要得?”五一前夕,刘芳接到杨昌书的电话,就养蚕的事向她拿主意。在得到“可以”的回复后,杨昌书才大胆从镇里的蚕茧站领回蚕种。

  刘芳是黔江区副区长,杨昌书是黔江区金溪镇望岭村村民,刘芳的帮扶对象。作为正宗的北京大妞儿,刘芳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到黔江挂职期间,当地的群众按土家族风俗,亲切称她“幺妹儿”,并像杨昌书一样,把她当主心骨,遇到重要事情,“幺妹儿为我拿主意”成为大家高频次的口头禅。

  5户穷亲戚

  杨胜国,51岁,望岭1 组,健康,在家务农,建卡4 人……

  王友奎,48岁,望岭1组,健康,在广东打工,建卡4 人……

  杨昌书,56岁,望岭2组,肢体残疾四级,在家务农,建卡3人……

  谢会农,72岁,望岭3组,长期慢性病,在家务农,建卡2 人……

  费远达,74岁,望岭6组,肢体残疾四级,在家务农,建卡3人……

  这5个户主及家人的情况,刘芳了如指掌。用她的话说,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她两年的挂职生活,还将影响自己的一生。

  2020年5月底,刘芳被组织部门选派从北京到黔江挂职。是时,正值黔江启动“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报到第二天,组织就下了硬任务:结对帮扶5个贫困家庭。

  “第一次走访5个帮扶家庭,我完全懵了!”事过两年,刘芳仍记忆犹新,虽然同属一个村,但相隔四匹山,沿崎岖山路走访完,用时一天半。刘芳发现,他们贫穷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没有明确的脱贫致富目标和信心。她分析后决定,从改善每个家庭的居住环境入手,多管齐下。房屋破旧的,整修;家里杂乱的,拾掇;家人有病的,救治;无产业目标的,引进;无启动资金的,扶助……

  正常的工作日,刘芳抽不出身,周末或节假日,她就上望岭山上,围绕5个结对家庭奔忙,“离北京的家太远,父母亲戚不在身边,我真把他们当成亲戚走。”

  不到三个月,杨昌书家在望岭最高的山顶,落成标准蚕房,能满足一坡桑树满负荷喂养,18头肉牛,也有了专门的圈舍;杨胜国的家里,崭新的衣柜,代替了屋内一根铁丝绳挂满四季衣服,卧室、厨房、堂屋、储藏室等有了功能分区;谢会农家屋后垮下的大石头,被清理排危,吊脚楼上添置了蜂桶;王友奎的妻子病情好转,桑树下套种的红苕,还能满足喂养的几头肥猪;费远达家的鸡、鸡蛋和土豆,在刘芳带头购买和推销下,都有了销路,变成现金。

  “给思路、送政策、授技能。”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刘芳本着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理念,琢磨出一套组合拳,5户穷亲戚在刘芳的帮扶下,都过得幸福而美好。其中,费远达一家,被重庆市卫健委帮扶集团驻金溪工作队授予2020年脱贫攻坚“志智双扶”最美家庭和 2021年黔江区金溪镇最美脱贫户称号。

  “幺妹儿虽然是京城来的,却和我们打得拢堆。”提起刘芳,费老汉激动得眉飞色舞。他说,第一次碰到刘芳时,自己正挖红苕回来,手上沾满泥巴,她却一点不嫌脏,握着他的手问寒问暖,像亲闺女,他心头一热,眼泪不争气地直往下掉……

  122盏暖心灯

  “黔江的老乡很朴实,不为他们做点什么,心里一定很愧疚。”刘芳在与帮扶户结对的过程中,发现望岭村的村民很有拼劲儿,一条村民自发修建的沿山脊林中步道,也是生产劳动的必经之路,每当夜幕降临,林中漆黑一片,出入村民不时有摔伤发生。

  “这是个痛点。”刘芳回到单位安排的周转房,开始为解决痛点化缘。两个月后,她对接全国对外友协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牵线香港乐施会资助43万元实施“暖芯计划”项目,在望岭村5公里山道上架设起122盏太阳能路灯,2237位望岭村村民告别了常年打黑摸的日子。亮灯那天晚上,望岭村民家家户户奔走相告,纷纷庆祝,气氛胜似过年。

  “做梦都没想到,这远山老岭,还会像城里一样亮起路灯,这都是幺妹儿带来的福气呀!”望岭村民逢人就夸刘芳,他们心里一热,建设家乡的信心也就更来劲儿了。于是,秦家的猕猴桃规模种植场、谢家的纯粮酿酒作坊、王家的生猪养殖场、杨家的肉牛养殖基地、各家各户的蚕桑养殖房等应运而生,望岭周边,产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繁荣景象。

  解决了路灯,照暖了人心。刘芳为把关系用够,促进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党支部与金溪镇望岭村生猪养殖场联姻做公益,双方签订了入股分红合作协议:该支部一次性捐资7.5万元,每季度由养殖场将分红金额定期发放到位,帮扶刘芳联系的5户脱贫户发展家庭产业。为表示帮扶诚意,她自掏腰包,率先为5户家庭每户购买一头小猪仔。在她的带动下,签约双方,按季度给5户家庭扶持500元/户的创业基金。

  到黔江挂职的日子,刘芳为尽快摸清全区的家底,除了开会,多数时候奔忙在调研路上。半年时间,足迹就遍及黔江30个乡镇街道,慰问对口帮扶户35户次,与38名脱贫致富带头人座谈交流。由于她亲近群众,与老百姓都是“见面熟”,加之嗓门大,爱笑,爱说大实话,大家都愿意与她交流,听取她的意见。

  50个NBA篮球

  2021年,按组织要求,刘芳负责联系黑溪镇。在黑溪中学调研时,看到孩子们在破旧的操场疯抢篮球,她追问自己:“这些和儿子同龄的孩子,为什么学习和生活环境差别就这么大?我得为他们做点什么!”

  1个月后,刘芳凭着在北京建立的关系牵线搭桥,引进NBA中国社会责任捐资50万元。当黔江第一个NBA专业篮球场,在黑溪中学验收合格时,师生们欢呼雀跃,不少爱好篮球的学生,竟高兴得躺在球场上打滚。那一幕,击中刘芳内心的软弱,她禁不住眼含慈爱的热泪。孩子们为表达感激之情,自发精心绘制的“热爱篮球、热爱家乡”绘画作品,被NBA中国社会责任选入“2022NBA关怀行动新春贺岁艺术作品创造活动”,在NBA公益宣传海报“讲好中国故事”。有了专业篮球场,还得有高水平的专业教练指导。在刘芳的努力下,当身高2米多的NBA专业教练拉维尔(Lavelle Emerson)出现在黑溪中学的专业篮球场上时,孩子们先是惊诧得捂住嘴巴,然后禁不住尖叫着,跑跳着,拥簇着,争抢着让偶像签名、合影。拉维尔带来的50个NBA赛事篮球,分发到了孩子们手中。

  为把黑溪中学打造成一所以篮球为特长的学校,刘芳抓住NBA关怀行动走基层公益活动的机会,在黑溪中学选出20多名老师和学生,免费派往海南集训,虽因疫情推迟,但师生们热爱篮球、追求专业、走向国际的激情已被点燃。“我就是想通过这样的联姻,让山里的孩子从小树立大格局、大视野,让他们与城里孩子享有一样的竞争平台。” 刘芳说这话时,声调提高了八度。

  联系黑溪镇后,刘芳对接重庆市乡村振兴局,争取到50万元,在集镇铺设了一条人行彩砖步道,使当地百姓赶集走上“暖心路”;为黑溪镇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她汇报对接全国对外友协,牵线香港乐施会在黑溪镇执行“乡村振兴骨干力量培训”项目,用于镇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员、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成员及部分脱贫户的培训;为提高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她组织国家级医学专家,深入到黑溪镇卫生院进行专业培训,向乡村患者坐班义诊。“只有沉下去,为群众解决一些摸得着看得见的实事,群众才会把干部当自己人,当主心骨。”刘芳总结说。

  一个懂行人

  2021年7月10日,刘芳带领的黔江演出团队——重庆市民族歌舞团,在北京参加国际友好日活动时一炮走红。背后,离不开她的精心策划。

  挂职不久,刘芳在调研中了解到,黔江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富有天然的土家、苗族民族风情资源禀赋,但未能充分得到发掘和利用。她结合自己出身艺术世家的特长,为黔江的重庆市民族歌舞团、重庆市民族博物馆这两块市级民族牌代言。通过她的一系列运作,在全国对外友协等单位支持下,她率领黔江代表团参加全国对外友协举办的国际“友好日”千人外事活动,特意让黔江的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农特产品搭上顺风车,让她始料未及的是,精彩的演出赚够了多国大使和国际友人的掌声,捎带的黔江农特产品藤茶、羊肚菌、牛肉脯、肾豆等被一抢而空。

  事后,黔江文化界的老资格们发自内心为她点赞,称“终于来了一个懂行的区领导!”

  “不会唱几曲山歌,不会跳几段摆手舞,是不配当幺妹儿的。”刘芳笑着说,光纸上谈兵不能让人信服。为此,每天晚上只要不加班,她就来到黔江大众广场,融入普通群众中唱歌跳舞,虚心向当地的传承人请教,充分吸取当地的民族歌舞精华。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刘芳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21年11月21日,她牵线邀请的央视摄制团队,为黔江拍摄纪录片法国艺术家《文森的重庆艺术生活》,经CCTV4国际频道——《中国缘》栏目播出后,获评该栏目自开播以来最精彩的一期节目,当晚收视率入围央视同时段前五名,向世界各国有效推介了黔江的绿水青山和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尝到了甜头,今年,该摄制团队为黔江专题制作的“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对外文旅宣传片也正式启动拍摄。

  一心挂两头

在黔江,刘芳是不少干部群众和企业老板的“主心骨”,在家里,她是“顶梁柱”。让她措手不及的是,到黔江挂职不到半年,原本就体弱多病的母亲因慢阻肺急性发作住进医院的第一周,父亲回家为母亲煲泡,突患脑梗摔倒在厨房,当时,正值脱贫攻坚验收之时,她只能靠电话遥控安排着大事小情,区委书记知道此事后,命令她必须回家处理,她飞回北京,父亲虽抢救过来了,行动却要靠轮椅和拐杖。当她用轮椅推着父亲到母亲的病房,一家人见面时,母亲哭得像个小孩。

  “在黔江的日子,我最怕接到家里的电话。”刘芳说,父母理解她工作忙,只要不是大事,尽量不打扰她。每天,她只有抽晚上给家里打电话。如果父母主动打电话,定有急事发生。自挂职开始,刘芳就没能按时回家,去年爱人被派外常驻,80多岁的老公公无人照看,只好安排住进敬老院。刘芳每次有机会回北京时,她都是尽量弥补对老人的亏欠,给老人搓澡、剪发、修脚、剪指甲、掏耳朵。老人总是自责给她拖了后腿,每每此时,刘芳沉默不语,强忍眼泪做手上的动作。

  刘芳挂职出发,也正是细娃儿备战中考之时,好在儿子比较懂事,自己和爱人不在家的日子,他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任务。儿子中考时,写了一篇《我的妈妈》的作文,把他起初对妈妈的不解甚至埋怨,到理解妈妈挂职结穷亲戚的不易等过程,由于充满真情实感,满分40分得了39.5分。她没时间回家,儿子就带着姥姥姥爷到黔江看望自己时,她借机把一家人带去了帮扶的5个贫困家庭。一家人终于知道她这个幺妹儿当得不容易,也更加理解和支持她的工作。在她的感染下,儿子学习态度陡转,成绩突飞猛进,只为让她的工作不为家里分心。“这是我感到很欣慰的事情。”刘芳脸上笑着,眼圈潮湿。

  “他乡即故乡、挂职当任职。”刘芳为了黔江百姓用心用情用力,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条件为群众办实事。挂职两年来,她最长一次有3个多月未曾回家探望,周末和多个小长假,她都奔忙在田间地头,与联系镇乡的群众一起度过。两年里,她为黔江牵线的系列资助项目,累计463万人民币,除上述联系镇乡金溪镇、黑溪镇实施项目外,还包括卡特彼勒基金会助资55万元人民币的“STEM青少年科技创新孵化”项目,由卡特彼勒基金会助资80万元的“职业学校机械工程课程升级”项目;由美国对华友好组织资助黔江2所中心校55万援助的防疫物资等21个项目。

  挂职两年,国际国内形势较为复杂,也因疫情反复,区内外贸型企业举步维艰,为给企业纾困,刘芳累计调研分管领域工作95次,调研区内民营企业43家、国有企业6家,外出招商13次,考察企业27家,协调注册资金5000万元,2021年下半年,她主导分管的区招商引资工作,“三率”指标连续列渝东南片区首位,落地到位资金23.98亿元,同比增长 33.74 %。同时,协力助推黔江获批渝东南片区首个“以认促建”市级高新区,成立“高新区·黔江产业合作示范园”,培育国家级“双创平台”5家,建成市级企业中心5家、重庆OTC挂牌企业47家,科技型企业391家,神斧锦泰、黔纲建材等15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1年底累计高新企业37家,占渝东南片区的56.1%。她成功促成黔江农掌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中信国安农业、京东生态(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约,预计拉动农产品销售额增长超1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成功助推区内药企和农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双方协同发展;成功解决区内外贸企业出口冷柜“一柜难求”的燃眉之急,顺利盘活企业资产;促成区内最大农企之一——重庆三磊田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顺丰科技签约,实现在顺丰搭建“年丰小当家”平台完成线上销售黔江猕猴仙桃农特产品等重要项目……

编辑: 陶玉莲
精彩图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736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