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悬壶“手艺人”蔡苏:23年一剂丸
2022年06月10日 17:15 来源: 新华网

蔡苏正用传统非遗技艺制作丸剂。新华网发(彭博 摄)

  起模、炼蜜、泛丸、干燥、抛光、烘炕……小小一颗药丸,制作工序居然有十多道,最多达30道在2011年公布的第三次国家级“非遗”名录上,传承百年的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赫然在列。

  今年42岁的蔡苏是该技艺的区级传承人。“丸剂制作是一门手艺活,学好技艺的唯一途径,只有日复一日的不断练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他说。

  中药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筛两年,打三年,泛丸抛光数十年。”“筛”是为了锻炼耐心和体力;“打”是渐渐掌握药物间的比例;“泛丸抛光”是感受制作中的技法与感觉;“数十年”则是要求持之以恒。入行23年,蔡苏逐渐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

  从药粉到成丸,工序很重要,掌握粉和水的比例更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沉淀。贴药粉时,经过起模筛,药粉很快就变成一粒粒、直径仅仅一毫米的均匀微粒药丸,每克精细微丸可达到550粒,体积仅为普通丸剂的三十分之一。一次又一次的刷水、加粉、打盘,日复一日的枯燥操作,考验着蔡苏的耐性,也磨砺出他日渐精湛的制丸技艺。

  如今,作为桐君阁的老师傅,蔡苏练就了手一捏、嘴一嚼,就知道水分多少,崩解时限多长,与水分仪检测结果相差无几的绝技。

  丸剂制造历经百年,步入医药工业化时代,中药更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考验着作为“手艺人”的中药技师。

  手工制作和工业生产,前者凭借个人经验,后者则需要精确原辅料配比;新设备需要不断调试,而员工技能参差不齐。为了更好的传承丸剂制作技艺,2019年,“蔡苏丸剂制作人才导师工作室”成立。他亲自剖析技能操作要领,手把手开展培训,至今已培养丸剂技术骨干5名,丸剂技术后备人才32名。

  如今,在桐君阁药厂的丸剂生产区里,有两条全自动生产线,物料通过传送带、管道和真空传送制成药丸。在这里,每天都有数十万盒中成药发往世界各地。

  “传统技艺的传承不是因循守旧,它需要不断地超越和创新,才能被赋予新的生命,焕发新的活力。” 蔡苏说。

制丸23年,蔡苏练就了手一捏、嘴一嚼,就知道丸剂特性的绝活。新华网发(彭博 摄)

丸剂大小有所不同,直径仅仅一毫米的精细微丸每克可达到550粒,体积仅为普通丸剂的三十分之一。新华网发(彭博 摄)

依靠两条全自动生产线,物料通过传送带、管道和真空传送制成药丸,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机。新华网发(彭博 摄)

在桐君阁药厂,每天都有数十万盒中成药发往世界各地。新华网发(彭博 摄)

编辑: 曹妤
精彩图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2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