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华全媒+丨大巴山驻村干部有新招:让乡村资源“活”起来
2021年12月11日 13:58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12月11日电(记者李松)今年5月,在与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员办好工作交接后,重庆市城口县岚天乡三河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张峨就把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密密麻麻记在笔记本上:对脱贫户要做好持续监测、动态排查,避免出现返贫的情况;要继续抓好脱贫攻坚期发展起来的产业,不能“半途而废”……

  三河村地处大巴山区深处,海拔1000多米,过去的贫困程度很深。通过近些年脱贫攻坚,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富农产业逐步发展起来。三河村靠着90%多的森林覆盖率、满山遍野的蜜源植物,很多村民搞起了中蜂养殖。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脱贫产业继续培育好。在与群众开院坝会的过程中,大伙儿也反映,村里中蜂养殖规模看似不小,但还是一家一户分散在做,主要靠商贩上门收购,好蜜没卖出好价钱。

  发展出路在哪里?大伙儿一合计,觉得还是应该抱团发展,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品牌上做文章,提高蜂蜜品质。最近3个月,张峨、刘辉、王鹏等驻村工作队队员一直忙前忙后,帮村里注册了“三河蜜念”蜂蜜品牌。同时,在专业技术公司帮助下,三河中蜂养殖户的蜂蜜产品都贴上了溯源标签,由合作社包销售。“有了统一的品牌,加上质量有保证,三河蜂蜜销售单价比前些年提高20%多,以后群众的腰包会更鼓。”刘辉告诉记者。

  城口县岚天乡三河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在走访农户。(受访者供图)

  让乡村资源用起来、“活”起来,产业发展才更有“含金量”。三河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们走村串户,想要摸清乡村发展的“家底”。他们发现,村里有70多栋石板房、土墙房保存得很好,不少房屋房后绿树掩映、门前小溪潺潺,很有韵味,适合发展乡村民宿。

  驻村工作队队员把自己的想法同岚天乡党委书记江奉武做了深入交流,大家的意见很快就统一起来。“土房子不一定意味着‘落后’,有味道的‘乡愁’是乡村发展的独特资源。”江奉武说,在脱贫攻坚期,三河村乡村旅游已有一定基础,现在还可以进一步提档升级。

  近年来,城口县岚天乡三河村的乡村旅游发展红火。(受访者供图)

  让农房变民宿并形成产业,不能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三河村决定由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牵头,请来民宿设计的专家进行设计改造,篱笆院、石板路等乡愁元素被融入农房环境,一座座别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小院建成了。

  民宿由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统一运营,而收益则是按股分配。“我家的房子修了30多年,闲置了10多年,还真没想过装修改造后能折股变现,每年收入将近3000块钱。”三河村村民汪成军笑着说。

  “我们村里还依托集体经济组织,吸引企业,以联营的方式,建成了水上乐园、乡村欢乐谷等旅游项目,把一个个乡村旅游点串成整条旅游线路,不少群众都吃上了‘旅游饭’,乡村振兴的步子迈得很坚实。”张峨告诉记者。

编辑: 陶玉莲
精彩图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5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