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经参调查|重庆: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绿色转型
2021年12月07日 14:5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产业绿色转型任务日益紧迫,亟须金融支撑。肩负着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重任的重庆市,近年来着力创新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速金融资源“低碳化”配置,探索破解绿色信贷项目识别、绿色绩效核算等难题,促进绿色金融规模快速增长,助力实体经济加快绿色转型。

  同时,专家指出,深化绿色金融改革,仍面临绿色评价、核算体系不健全不统一,部门和政策协同不够等问题,亟待合力破解。

  近年来,在绿色金融支持下,长江上游最大江心岛——重庆南岸区广阳岛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同时在岛外积极打造低碳、绿色高技术产业的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倒逼+激励”促金融业务“降碳”

  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一项报告显示,仅重庆市未来10年产业绿色转型、低碳经济发展所需投资就达3.1万亿元,将主要依赖以金融系统为支撑的社会投资。但此前,金融机构对国家限制性的“高碳”行业仍存在一些融资支持,而面向制造、建筑、交通、农林等行业绿色转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足。

  “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传统产业结构锁定的影响。对此,我们着重从引导金融机构业务‘降碳’、加快重点行业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两方面破题。”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绿色金融工作有关负责人介绍,首先依托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参照人民银行总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赤道银行”等标准制定“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模板”,倡导所有金融机构从绿色金融发展计划、绿色贷款投向、贷款产生的碳减排量等角度,开展环境信息披露。2021年,全市71家金融机构披露了年度环境信息,其中11家机构2020年新增绿色项目贷款平均碳减排73.83万吨。其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数据月度采集,按人民银行总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要求,生成绿色绩效评价表,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并配套总额20亿元的再贷款和50亿元的再贴现工具,激励其加大对绿色项目的资金投放。

  与此同时,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构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园区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平台和机制,为金融机构绿色低碳业务发展,培育和开辟市场空间。依托年产近百万台汽车的重庆两江新区,探索汽车绿色供应链金融;在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开展金融支持零碳示范区建设;在三峡库区腹地的万州区,开展金融支持生态农业、康养旅游的产品创新;在老城区集中的渝中区,则重点推动金融支持打造依托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绿色建筑改造为核心的“绿色金融大道”和“绿色低碳示范街区”等。重庆聚焦重点行业,探索针对绿色建筑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建筑建设单位、建材企业等发行绿色债券、资产支持票据等,最终形成金融与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林等融合发展的五大核心区和八大重点区。

  在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重庆绿色贷款余额超3500亿元,较年初增长33%;绿色债券余额达379亿元,同比增长61.9%;绿色租赁、绿色消费金融等也快速增长。各类绿色金融产品达180余款。

  破解绿色项目“识别难、评估难”

  7月底,重庆市级绿色工厂示范企业三五三三印染服装总厂有限公司以10万吨碳排放配额作为质押担保,从重庆银行获得4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在重庆市大足区,从事资源回收的龙头企业重庆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前不久也收到了重庆三峡银行提供的三年期2亿元专项贷款。大足区金融发展事务中心主任谢荣介绍,该笔业务是全国首笔针对“废弃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发放的信用贷款,款项将用于企业购买废弃电器电子,助推辖内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向无害化、减量化发展。

  “没有实物抵押,利率优惠了近1个点,相当于‘绿色信用贷’。公司正在新建回收网络,这笔资金解了燃眉之急。”公司总经理彭会刚说。这一系列突破,得益于重庆创新搭建“金融—绿色项目”对接机制和平台。

  “政府和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认定不一致,绿色项目识别对接难;企业绿色转型、项目减碳减排的效益难以准确评估;政银企“绿色”相关信息不对称等,是制约金融助力绿色发展的重大瓶颈。”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绿色金融工作有关负责人说,为此,我们着力完善绿色项目评价标准、核算体系,建立绿色相关信息互通机制,搭建绿色项目智能化识别平台,有效破除了堵点。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与重庆市发改委联合制定“重庆市绿色项目(企业)评价标准”,完善了碳绩效核算方法,为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与重庆市住建委联合印发“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工作试点方案”,创新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建筑产业绿色化发展;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制定“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管理指南”;与重庆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按照“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可披露”“可报告”原则,启动项目碳账户监测机制建设,并统筹金融机构建立起绿色项目环境效益测算体系,在建筑、交通、工业、农林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从过去的政府推荐绿色项目,升级为“大数据发现绿色项目”。2019年起,重庆市依托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自主创新、持续迭代搭建起覆盖全市的“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以下简称“长江绿融通”系统),打通金融、发改、生态环境等部门和区县政府信息平台,实现环境评价、绿色绩效等上万条信息的共享,并通过对企业和项目的减排减碳、环境绩效、经营状况等数据模块化、标签化,实现了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的智能化识别、审核。目前,“长江绿融通”系统正根据《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启动碳智能核算平台开发。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重庆金融机构通过“长江绿融通”系统成功识别绿色项目超1500个。

  “绿色项目识别对银行来讲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过去主要靠地方政府推荐项目,银行专业部门审核,识别对接的成本高、风险不可控。现在通过智能化识别系统,实际上形成了‘市场发现项目’机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成功率。”重庆银行副行长周国华介绍,借助安全、高效、多元化的对接平台,今年上半年全行绿色贷款余额176.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2%,预计未来5年将运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消费”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为碳达峰、碳中和及气候投融资项目提供500亿元金融支持。

  与此同时,重庆还成立了全国首个区域性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重庆市西部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一方面为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社会资本“供给侧”找项目,另一方面为减碳、降碳类产业和项目等资本“需求侧”找资金。目前,促进中心已同各商业银行签署近1000亿元的气候投融资支持战略合作协议,筛选储备绿色项目数百个。

  绿色金融提速仍须协同突破

  在绿色金融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推动下,近年来,重庆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2020年全市碳排放强度降至0.70吨/万元,较2015年累计下降超过22%。其中2020年重庆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6.6%。

  尽管绿色金融创新取得积极进展,但部分专家指出,要充分发挥金融助力绿色发展的“催化剂”作用,仍须突破几大障碍。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等表示,一是目前全国绿色产业、项目、绿色绩效的评价和核算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和细化,这对金融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带来不利影响;二是一些地方在制定绿色减碳发展规划时,对金融系统提前介入和绿色金融同步规划缺乏认识,导致金融支撑不足;三是财政、产业等部门对绿色金融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

  对此,专家建议,首先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绿色产业项目、绿色金融产品和绿色金融机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碳交易市场等生态价值实现平台的定价作用,积极开展碳普查,构建企业碳账户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项目绿色效益和减碳绩效的统一核算制度;同时对接欧盟等绿色金融先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体系,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其次,应加强金融系统与各级生态环境、发展规划、工业交通建筑等行业管理部门的联动,共同制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中长期目标,明确协同减排线路图,让金融机构提前参与绿色项目谋划和实施;在支持能源、交通、工业、建筑领域大中型绿色企业和项目的同时,要重点针对绿色小微企业、绿色消费和绿色农业等出台专项发展政策。

  此外,强化财政、金融监管政策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推动。各级财政部门可探索建立碳减排基金,给予绿色贷款、绿色债券贴息,建立专门服务于绿色融资的政府性担保、增信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金融监管部门适当放宽绿色金融业务的风险容忍度,以聚合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绿色转型、低碳发展。(记者 张桂林 刘恩黎 重庆报道)

编辑: 陶玉莲
精彩图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39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