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走进乡村看小康|重庆铜梁:小车间有“大作为”

  新华网重庆11月22日电(李慧敏)“噼噼”“啪啪”……冬日清晨,薄雾还未从重庆铜梁区小林镇的街头散去,街角一家超市门口就传来一阵“麻将声”。然而走近一看,围桌而坐的三个人哪里是在搓麻将,而是一边在聊天一边麻利地将一个个电脑键盘按钮按在模具上。

  “啪!”说话间,超市店主张会将一个“ENTER”键按上去,“可以去乡村振兴车间打工,还可以把活路拿回来做,钱挣了自家店也守了。”

  根据镇街劳动力因素、闲置厂房等产业发展基础,铜梁创新提出了分区域发展适合当地产业特点的乡村振兴车间计划,全力支持村社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使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了群众“足不出户、就地致富”。

  在这里,“小车间”展现了大作为。

村民将在家安装完成的键盘拿去交货。新华网发(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不闻麻将声,只听键盘响

  与过去的扶贫车间相比,现在乡村振兴车间更强调集体经济的主动性,依托原有的合作社或公司与企业直接对接,结合镇街产业发展来规划。

  小林镇地势偏远,留在家里的多以老人和妇女居多,乡村振兴车间搞什么?镇长谢杭从今年初就在思考。

  经过镇上和车间所在的团山社区多方接洽,最终将铜梁高新区的重庆贵荣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的键盘安装业务引入到车间里。这种手工活操作技术难度不大,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非常适合农村务工困难群众。由于工资实行计件制,熟练后还可以带回家做,今年6月车间一开工,就吸引了周边二十多名群众来此务工,还有三十多人在家做。

  已经近十年没出去打工的徐秋在车间成为了最熟练的一名工人。在她手里,一个个按键好像长了眼睛,精准地到了各自位置上。

  把地里红苕挖完了的刘文琴放下了手中的扑克,成了车间里唯一一个男工,做农活一把好手的他手上细活儿赶不上其他人,但一天下来也能完成两百个键盘。

  住在附近的刘祖平骑着电瓶车,将前一晚在家完成的两箱键盘运过来,又搬走两箱材料,她还得回去带家里的奶娃儿。

  ……

  看到街坊邻居都在乡村振兴车间做活儿,以前街上的麻将声都变成了噼里啪啦的按键响,83岁的江朝贤奶奶坐不住了。“我做得慢,但是全都合格,你可不能不拿给我做!”戴上老花镜,江朝贤坐在家门口一边和人聊天一边拼装,“今天我要做完80个。”

  三个月下来,这个小小的乡村振兴车间平均每天出货量能达到7千件。

  “每人每天收入八十到一百元,做得多的一个月能拿到三千元左右。”车间负责人郑艳伟说,因为是社区直接在与企业做对接,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集体收入,后续可以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

铜梁虎峰镇久远村乡村振兴车间。新华网发(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红苕粉卖出上亿产值

  天气寒冷,又到吃火锅旺季。位于319国道边上的巴川街道玉皇村乡村振兴车间里,包装工人刘华和工友们将一袋袋真空包装的红苕粉装箱、入库。第二天一早,这十万袋红苕粉就将运往重庆小天鹅火锅在各地的门店,出现在食客们的火锅里。

  截至目前,铜梁全区已建成乡村振兴车间38个,新增就业岗位800余个,实现有条件的镇街全覆盖,并给予一定财政补贴。

  与其他很多镇村创建的乡村振兴车间模式不同,玉皇村乡村振兴车间是返乡创业人士朱云龙,利用当地闲置厂房创办起来的蜀运来食品有限公司。按照铜梁区相关政策,利用当地闲置厂房筹建的企业、生产车间、加工点或代工厂等,从事农产品、文创产品生产加工或为铜梁区工业企业进行生产配套的,也可申报乡村振兴车间。

  在这里,员工会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同样采取计件制,鼓励员工多劳多得。以刘华为例,过去她在城区打零工,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元,而在玉皇村乡村振兴车间,她能拿到差不多五千元的工资。

  车间主要产品是各种川粉制品,尤其是烫火锅必不可少的红苕宽粉。一袋袋150克的红苕粉,能为车间带来8千万到一亿元的年产值。

  朱云龙计划着,要在本地扩大红苕粉的收购量,再将工厂规模扩大,“到2023年底,产值要达到近三个亿。”

留守妇女在扎龙车间里工作。新华网发(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非遗项目进车间 农家妇女扎大龙

  临近年底,按照中国人过年的习惯,各种灯笼、花灯必不可少。这几天,铜梁区太平镇坪漆村的龙灯彩扎基地的几十名工人们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工作节奏的加快,这里也是当地的乡村振兴车间。

  打钩挂钩、穿笼、笼布、贴装饰、拉金线……几名女工流水作业,十多分钟就能做好一个大红灯笼。车间里,已经摆满了制做好的彩龙、灯笼和各式造型的灯组。

  因为当地素来有扎龙灯的传统,2018年,坪漆村建起了龙灯彩扎作坊,组织村民开展龙灯彩扎技术培训和彩扎务工。为了满足坪漆村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务工的需求,去年村里又在区文旅委帮助下新建起专业化制作的龙灯彩扎基地,还邀请了两位市级“非遗”项目龙灯彩扎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作为技术指导。

  “我们对前来车间务工的群众进行了系统培训,让他们掌握了彩扎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区文旅委直接帮助对接市场,让群众的收入稳定有保障。”铜梁区龙文化传媒公司工作人员徐鸿顺介绍,车间的龙灯产品市内外城市都有销路,除了用于城区景观美化,还有各景区的订单,一年产值能达到八百万。

  在这里务工的村民,不但在家门口找到了份工作,还学到了技术。坪漆村6组建卡贫困户周光学选择的是电焊。“还是可以,这淡季做得到百多块钱一天,旺季做得到两三百,就算以后出去也不愁找不到活儿做。”周光学说。

  而7组的赵培芳则选择了学做大龙。“我主要负责裱糊。”赵培芳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听说自己亲手参与制作的这些高四米、长二十多米的大金龙能卖到四川、广东那边,她被冷风吹得红扑扑的脸上神采飞扬。

编辑: 刘磊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8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