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荣昌:委员帮村 昔日撂荒地如今椒香千里
2021年10月20日 14:44 来源: 新华网

荣昌区政协委员、林业工程师吕玉奎正在花椒基地为村民培训花椒种植技术。新华网 陈雨 摄

  新华网重庆10月20日电(陈雨)“眼下正是对花椒树进行管护的关键时节,要修枝、压枝,还要预防病虫害等。花椒树枝压到适当的位置能增加整棵树的光照,这会极大地影响花椒的品质和产量。什么时候该压枝,如何压枝?这就是我们今天田间课堂的主要内容……”10月19日,“同心聚力巴渝行”集中采访团走进荣昌区铜鼓镇刘骥村时,荣昌区政协委员、林业工程师吕玉奎正在花椒基地为当地村民进行花椒种植技术培训。

  刘骥村属山地浅丘地域,土壤质地差,保水保肥能力弱,粮油作物产量低。“这里以前是满山野草,基本上摞荒了,地里没有收成,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的多数是老年人,更不愿意来山坡上栽种农作物。”刘骥村党总支书记熊贵英介绍。

  为改变这一现状,当地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和邀请专家考察论证后,发现刘骥村的土壤以遂宁组红棕紫泥为主,呈微碱性、含钾量高,非常适合发展花椒产业。在对口扶贫上级单位荣昌区政协和铜鼓镇党委的支持下,村支“两委”决定在村里发展花椒产业。

  为了发挥示范作用,刘骥村利用区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万元注册成立农业发展公司,吸收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种植青花椒,采取以“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入股农户获得“保底+分红”的稳定收益。

  花椒种植起来了,但是要把花椒种好却是一门技术活。如何选择优质的花椒树苗,如何破解花椒种植产量低还有传染病的难题?这让村民们十分犯难。为此,荣昌区政协组织科技界其他的政协委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们送技术,为花椒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吕玉奎正是荣昌区政协组织的送科技下乡的委员之一。

  “以前种花椒都凭经验,不知道叶子黄了是什么原因,也不懂什么样的树型产量更高,后来经过专家的培训才知道,花椒树的管护需要矮化、修枝、压枝、预防病虫害,还要及时施肥、打药等等。别看这么棵小小的花椒树,要让它高产、优质,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刘骥村椒农毛光兴说。

毛光兴正在查看花椒树的病虫害情况。新华网 陈雨 摄

  如今,行走在刘骥村,可以看见一座座山岗上,满眼翠绿的九叶青花椒林显得格外精神,散发着芳香。昔日的摞荒地经过宜机化整治后成了种满“摇钱树”的花椒基地,荒坡地成了村民致富增收的“生财盆”。目前,刘骥村花椒产业基地达5000余亩。通过产品销售、务工收入和集体经济收益分红等方式,花椒产业每年可为刘骥村村民增加收入600余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依靠花椒产业走上致富路。

  送科技下乡帮助刘骥村发展花椒产业只是荣昌区政协开展“委员帮村”行动的缩影。自2018年起,荣昌区政协应时应势开展“委员帮村”行动,号召并引导政协机关、党派团体和广大政协委员紧紧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为区委、区政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切实管用的意见建议,提供集聚智能的“政协方案”,交出村民满意的“政协答卷”。

  三年多来,荣昌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制度优势和委员的主体作用,组织委员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三变”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厕所革命、农旅融合发展等,开展协商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委员1328人次,帮扶困难群众278户,帮助协调解决农业生产、人居环境整治、就业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就医就学、疫情防控等实际问题712个。

  为进一步拓宽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荣昌区政协还创新开展了“委员工作室”建设工作,于2019年4月、2020年8月先后两批授牌设立以单个委员名字命名的“委员工作室”41个。两年多来,委员工作室深入社区、企业、农村等地,组积极开展知情类、履职类、服务类活动,共接待群众4400多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270个,反映社情民意213条,成为了社情民意的“收集站”、温暖人心的“服务室”、政策法律的“咨询处”、矛盾纠纷的“调解所”。

  如今,在荣昌,政协委员们正切实把履职的触角延伸到基层,让委员履职更接“地气”。“接下来,荣昌区政协将积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基层察真情、建诤言、出实招,加强政治思想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为荣昌建设发展贡献政协的智慧和力量。”荣昌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 刘文静
精彩图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7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