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重庆市北碚区4万亩水稻由绿渐黄,空气中弥散着稻香。新华网发(李栋栋 摄)
立秋过后,重庆市北碚区4万亩水稻由绿渐黄,空气中弥散着稻香,又要迎来一个丰年。
8月底,走进北碚区柳荫镇,田野间稻浪翻滚,农舍相连,远山尽翠,田园风光正好。眼下,当地村民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成熟的稻谷,确保颗粒归仓。
事实上,在柳荫镇,水稻种植不只有“泥土味”,还有“艺术范儿”。当地从一株水稻出发,联合四川美术学院等院校和机构,在田野间打造了以“稻香故园”农耕文化和稻田艺术展示区为代表的一批农旅融合项目,正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稻路”。
北碚区柳荫镇,田野间稻浪翻滚,农舍相连,远山尽翠,田园风光正好。新华网发(李栋栋 摄)
一畦稻香十分秋。新华网发(李栋栋 摄)
当地村民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成熟的稻谷,确保颗粒归仓。新华网发(李栋栋 摄)
当地村民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成熟的稻谷,确保颗粒归仓。新华网发(李栋栋 摄)
当地从一株水稻出发,联合四川美术学院等院校和机构,在田野间打造了以“稻香故园”农耕文化和稻田艺术展示区为代表的一批农旅融合项目。新华网发(李栋栋 摄)
凭借农文旅融合,当地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稻路”。新华网发(李栋栋 摄)